大黄附子细辛汤 【原文】 大黄三两附子三枚(炮)细辛二两 右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温三服若强人煮取二升半,分温三服,服后如人行四五里,进一服。 【作者】张仲景【出自】《金匮》 此方是经典是止痛方,具有止腹痛,通大便,去寒积的功效。现代研...
大黄附子细辛汤的原文记载于《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中,其原文如下: “胁下偏痛,发热,其脉紧弦,此寒也,宜温药下之,以大黄附子汤。大黄三两,附子三枚(炮),细辛二两。上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温三服。若强人煮取二升半,分温三服,服后如人行四五里,进一服。” 该方剂由大黄、附...
【原文】大黄三两 附子三枚(炮) 细辛二两右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温三服 若强人煮取二升半,分温三服,服后如人行四五里,进一服。【作者】 张仲景【出自】 《金匮》【经典回顾】 1、胁下偏痛,发热,其脉紧弦,此寒也,以温药下之,宜大黄附子汤。
【金匮10-15】脅下偏痛,發熱,其脈緊弦,此寒也,以溫藥下,宜大黃附子湯。 大黄附子汤方 大黄三两 附子三枚(炮) 细辛二两 右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温三服。若强人煮取二升半,分温三服,服后如人行四五里,进一服。 【桂林本9-102】阳明病,腹满,胁下偏痛,发微热,其...
3升结肠的便秘右侧腹痛因为运动方向与地心引力是相反的所以大部分都由阳虚推动无力所致大黄附子细辛汤 经方:大黄附子细辛汤 大黄附子细辛汤 【原文】 大黄三两 附子三枚(炮) 细辛二两 右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温三服 若强人煮取二升半,分温三服,服后如人行四五里,进一服。 【作者】张仲景 【出自】...
大黄附子细辛汤出自《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其原文为“胁下偏痛,发热,其脉紧弦,此寒也,以温药下之,宜大黄附子细辛汤。”方剂组成较为简单,由大黄、附子、细辛三味药组成。 大黄,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或药用大黄的干燥根及根茎。其性寒,味苦,归胃、大肠、肝、脾经。大黄具有泻下攻...
App 《伤寒论》113经方背诵 《伤寒论》中医经典必背合集 原文全脑记忆4.5小时 如何用八十个记忆宫殿背完一整本《伤寒论》快速记忆!如何达到顺背、抽背 3144 0 01:31:04 App 胃肠疾病的经方治疗 2392 2 45:45 App 复发性口腔溃疡的经方治疗 浏览方式(推荐使用) 哔哩哔哩 你感兴趣的视频都在B站 打开信息...
原文为“胁下偏痛,发热,其脉紧弦,此寒也,以温药下之,宜大黄附子汤。”大黄附子汤有温下之功,可散寒破结、泻下止痛,无论是单侧腹痛,还是单侧腰腿疼痛,皆有效用。寒邪凝滞,非温而不能散;气血不通,非通而不能破。故治疗寒邪凝滞之证宜温通破结,缓其挛急,通其气血,温阳散寒,使积滞速去;温通十二经...
[原文点睛] 胁下偏痛,发热,其脉紧弦,此寒也,以温药下之,宜大黄附子汤。(《金匮要略》第十篇第十五条) 大黄三两、附子三枚(炮)、细辛二两。 上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温三服;若强人煮取;升半,分温三服。服后如人行四、五里,进一服。 [注论精选] 尤在泾:胁下偏痛而脉紧弦,阴寒成聚,偏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