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黄首载于东汉时期的《神农本草经》。《中国药典》规定,大黄的来源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 唐古特大黄或药用大黄的干燥根和根茎。 02 别称 将军、黄良、火参、肤如、川军、锦纹、生军。 03 性味归经 味苦,性寒。归脾、胃、大肠、肝、心经。 04 产地 掌叶大黄主...
这种植物就是大黄,它还被历代医家称为“将军”,最大的作用就是帮助身体清除那些堆积的“垃圾”而且越是陈年旧垢越是作用明显,保持体内清新,起到一种推陈出新的作用。大黄入药的记载最早可以追溯到《神农本草经》,在那时候就提出“荡涤肠胃,推陈致新”,而且因为它效用强大,后世医家就用“将军”来作为它的...
以大黄为例,配合厚朴、枳实等气分药则入气分,以治胸腹满为主;若合芒硝则除实热;若合巴豆、硫黄则除胃肠寒结;配合桃仁、蜇虫、水蛭、虻虫等血分药则入血分;大黄配黄连、黄芩治心下痞;合黄柏、茵陈治黄疸;配甘遂、葶苈以治水饮。” 大黄古称将军,以其有攻坚...
用锦纹大黄一两,杵罗为末,用头醋半升同熬成膏,丸如梧桐子大。患者用温醋七分盏化五丸,服之,良久下。亦治马坠内损。千金翼治妇人血癖痛。大黄三两捣筛,以酒二升,煮十沸,顿服。经验后方∶解风热疏积热风壅,消食,化气导血,大解壅滞。大黄四两,牵牛子四两,半生半熟,为末,炼蜜丸如梧子大。每服茶下...
大黄,又名将军、黄良、火参、肤如、蜀、牛舌、锦纹,是蓼科大黄属植物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或药用大黄的根及根茎,主产于青海、甘肃、四川等地,现国内广泛分布。大黄,具有攻积滞、清湿热、泻火、凉血等功效,用于胸脘胀痛、食积不消、中气不省等。其中“紫地锦色,味甚苦涩,色至浓黑”者为上好的“锦纹大黄”,...
大黄最早记载于秦汉时期的《神农本草经》,其性寒、味苦,具有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逐瘀通经、利湿退黄之功。元朝王好古在《汤液本草》记载:“大黄,阴中之阴药,泄满,推陈致新,去陈垢而安五脏,谓如戡定祸乱以致太平无异,所以有将军之名。”中医药行业有一句谚语:人参杀人无过,大黄救人无功...
大黄又称为”将军“,在临床上是一味应用非常广的药物,被称为中药的四大金刚之一。这里,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大黄这味中药。一 大黄的功效作用 大黄为蓼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或药用大黄的干燥根和根茎,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味苦、寒,主下淤血,血闭,寒热,破症瘕积聚,留饮,宿食,荡涤肠胃...
大黄将军:3大名家讲解大黄的妙用……… 一、杨承岐:大黄可健脾止泻、醒脾开胃 大黄苦寒,有泄热通肠、凉血解毒、逐瘀通经之功。因其性峻烈,泄热神效,故有将军之称。历代不少医家都认为大黄苦寒而有脾胃虚寒者禁用之戒。 大黄果真苦寒败胃,只能泄热通便吗? 并不尽然。笔者从医几十年来,在用常法治疗脾不健...
大黄,这一被誉为“将军”的中药材,在《汤液本草》中有着这样的记载:“其功效在于清除陈年积垢,从而安养五脏,这种作用恰如平定祸乱、恢复太平,因此被赋予了将军之名。”《本草纲目》中提及,大黄被誉为“将军”,其称号源于其药效的峻猛与迅速。大黄,这一被誉为“将军”的草本植物,实际上属于蓼科,其干燥...
大黄,因其药性峻猛,有冲墙倒壁之力,被人们誉为将军。而四川产的色鲜黄、带有锦纹的大黄,更是道地之选。医书上曾言,大黄能通秘结、导瘀血,实为不可或缺之药。虽仅简短数语,却道出了大黄的最强项。面对许多疑难杂病、大病重症,只要脉象洪大或弦实有力,肠腑堵塞积滞,百脉壅闭,大黄便能大展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