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黄厚朴汤:主要由大黄、厚朴、枳壳、木香等中药组成,可以开胸泄饮、消积通便,因其大黄含量较多且为主药,故大黄厚朴汤的泄下功效较强。临床常用于主治下痢赤白、腹痛拒按、里急后重、脉实体强; 2、厚朴枳实汤:主要由厚朴、枳实、诃子、木香、黄连、大黄等药物组成,具有行气除满、消积通便等功效。因厚朴枳...
厚朴大黄汤,中药方剂,源自东汉张仲景所著《金匮要略》卷中。主治支饮胸满。腹痛,脉数,应下之症。异名 枳朴大黄汤(《赤水玄珠》卷四)。组成 厚朴15克 大黄18克 枳实9克 用法 上三味,以水1升,煮取200毫升,分二次温服。各家论述 1.《金匮玉函经衍义》:凡仲景方,多一味,减一药,与分两之更重轻...
复方大承气汤由大黄、厚朴、枳实与芒硝组成,具有峻下热结功效,主治阳明腑实证。现代研究表明,该方具有泻下(增加肠容积)、抗菌、抗炎、抗内毒素、促进胃肠道运动及对肠梗阻的保护作用等药理作用,并认为该方抗菌的有效成分主要是蒽醌类物质。 A. 厚朴 B. 大黄 C. 枳实 D. 芒硝 E. 以上均非 ...
1.大承气汤 组成:大黄、厚朴、枳实、芒硝。 方歌:大承气汤大黄硝,枳实厚朴先煮好,峻下热结急存阴,阳明腑实重症疗。去硝名为小承气,轻下热结用之效,调胃承气硝黄草,缓下热结此方饶。 功用:峻下热结。 主治: (1)阳明腑实证。“痞、满、燥、实”。
大黄(12克)、厚朴(24克)、 枳实(12克)、 芒硝(9克)。水煎服。先煎厚朴、枳实,后下大黄,芒硝溶服。分2次温服,以利为度。 二、功能主治 为泻下剂,寒下,具有峻下热结之功效,主治阳明腑实证,大便不通,频转矢气,脘腹痞满,腹痛拒按,按之则硬,甚或潮热谵语,手足濈然汗出,舌苔黄燥起刺,或焦黑燥裂,脉...
复方大承气汤由大黄、厚朴、枳实与芒硝组成,具有峻下热结功效,主治阳明腑实证。现代研究表明,该方具有泻下(增加肠容积)、抗菌、抗炎、抗内毒素、促进胃肠道运动及对肠梗阻的保护作用等药理作用,并认为该方抗菌的有效成分主要是蒽醌类物质。该方促进胃肠道运动及对肠梗阻的保护作用应与哪组药物的作用密切相关() A...
大黄:20克,主要用于泻热通便,治疗便秘等症状。 厚朴(姜制):10克,具有行气散满,宽肠,消积除痞的功效。 枳实(煨):10克,有破气消积,化痰散痞的作用。 2. 功效 小承气汤具有泻热通便、润肠通便、行气散结等作用。 主要用于治疗痘疹后胃弱不能胜谷、食蒸发搐、潮热、大便酸臭、秘泄不调、呕吐肠痛等症状。
调胃承气汤不用枳、朴者,以其不作痞满,用之恐伤上焦虚无氤氲之元气也;小承气汤不用芒硝者,以其实而未坚,用之恐伤下焦血分之真阴,谓不伐其根也。此则上中下三焦皆病,痞、满、燥、实、坚皆全,故主此方以治之。厚朴苦温以去痞,枳实苦寒以泄满,芒硝咸寒以润燥软坚,大黄苦寒以泄实去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