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荔枝:韩愈曾劝大颠在灵山寺附近种植荔枝,大颠采纳其建议,命众徒在灵山坡植荔枝,后被称为“千丛果”。从此,大颠一面事佛,一面推行“农禅并重”的修持方式。 四、后世影响 灵山寺的兴盛:大颠和尚创建的灵山寺,后来成为岭南名刹之一,历代香火旺盛,历久不衰。 历代朝廷的器重:大颠和尚的德行和佛学成就深受历代朝...
”随即亲自修书一封,命赵德去请大颠和尚到府内做客。谁知韩愈三次相请,大颠三次让人传话说出游去了。他吃了三次闭门羹。韩愈又让赵德找到潮阳县令史虚已,说明情由,想让他窥探大颠和尚的踪迹,以便好与大颠面晤。史县令对赵德说:“大颠深居简出,出游未必是真。刺史大人若真要见此人,还是请他亲自到灵山寺...
大颠和尚一生弘法利生,弘扬禅宗,推行僧人“一日不作”便“一日不得食”的“农禅并重”的修持方式。要求僧人在劳作中参禅悟道,同时大颠和尚还以身作则,一边劳作,一边修行,在劳作中悟道、弘法,同时还从事著述,在93岁时,修行圆满,安然逝去。
侍郎便到潮州。问左右:“此间有何道德高行禅流?”左右对曰:“有大颠和尚。”侍郎令使往彼三请,皆不赴。后和尚方闻佛光故,乃自来,侍郎不许相见。令人问:“三请不赴,如今为什么不屈自来?”师云:“三请不赴,不为侍郎;不屈自来,只为佛光。” 侍郎闻已喜悦,...
—潮州大颠折服韩愈读后 编者按: 庚子年之初,悟证禅师(俗名赵文竹,笔名补山老人)参访江西青原山净居寺祖庭,应净居寺住持妙安大和尚之请,主导创作一套青原系祖师公案百幅造像,拟勒石上墙,为后世禅门张目。因与当代禅门耆宿体光老和尚不可思议的法缘,悟证禅师认为这也必是老和尚为他留下的考题,因而创作了这些...
传说唐贞元五年,大颠禅师从罗浮山率善觉、玄应、智高等徒众,回返潮阳故乡,并在潮阳东山开创白牛岩作传法道场,自号大颠和尚。当时潮州各地,旱灾严重,东山上石头冒烟,草木枯萎,白牛岩中,水源枯竭,饮水已成问题。岩中原有一位道士,颇晓邪术,心地狭隘,千方百计阻止他们师徒于此居住。为使道士慑服,一天,大颠手执锡杖...
大颠和尚注心经 摩诃 梵语。此翻为大,又云平等。世间最大莫过虚空。金刚经云:“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虚空,可思量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所以灌溪道:“十方无壁落,四面亦无门,大道无边际,虚空难度量。”雪峰道:“仰望不见天,低头不见地。”虽然恁麽广大,谁知有一物,更过于此。且道是甚麽物?还识这个么?
据《明隆庆潮阳县志》载称:大颠“生而灵异,幼年即遁栖云林,超然物外。大历中,与药山惟俨,并事惠照禅师于西山之阳(今潮阳西岩),已复与之同游南岳,参石头希迁和尚,得大无畏法……”石头希迁和尚系中国禅宗南派六祖惠能禅师之二传弟子,因此,大颠禅师即为南禅惠能三传嫡裔,这在中国佛教典籍《五灯会元》...
大颠禅师注心经 [唐]大颠禅师 大颠幼年即心远尘俗,后与药山、惟俨同拜惠照和尚为师。惠照是禅宗六祖慧能的弟子怀让的弟子,受法后居韶州曹溪山宝林寺,创立曹溪派系,成为南宗之祖。此派对《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钻研颇深。大颠在西岩削发受戒,从惠照处获益不少。
大颠和尚的诗 《还玉涧》 原文: 白云深处笑呵呵,一向贪程作么哥。 南北东西都走遍,到此方知此路多。 一、衍生注释: “白云深处”描绘出一种高远、清幽的意境,往往是远离尘世喧嚣之处。“笑呵呵”表现出一种豁达、自在的神态。“一向贪程”可理解为一直以来急于赶路,“作么哥”是一种口语化的叹词,类似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