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句话的意思是:最大的乐声反而听来没有声音,最大的形象反而看不见它的形状。 出处:《道德经·第四十一章》 原文: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 明道 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颣;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白若辱;方无隅;器...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意指最好的音乐是没有声音,最好的形象是没有形象,推崇自然、非人为的美,体现老子哲学中的崇尚自然、顺其自然思想。也可理解为越大成就越不可估量,越大气度越包容万物。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的字面解释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这句话出自老子的...
含义:“大象”指的是宇宙间最伟大、最崇高的形象和境界,“无形”则意味着这种境界超越了人类感官所能直接把握的形态和界限。这句话用来形容某种宏大的、至高无上的道理或境界,它超越了具体的形式和表象,无法用肉眼或常规的思维去直接感知或描述。它强调的是一种超越物质世界的、更为本质和深邃的存在。 大音希声 ...
其常见的理解为:越好的音乐越寂静无声,越好的形象越飘渺无形(也可理解为最好的音乐是没有声音,最...
这句话的字面意思是,最大的声音反而听起来无声,最大的形象反而看起来无形。 要深入理解这个概念,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讲解: 一、大音希声 “大音希声”并不是说声音真的不存在,而是指最大的、最美的声音,往往不是用耳朵去听,而是用心去感受。这种声音超越了普通感官的界限,它可能是一种内心的震撼,一种...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是出自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道德经》中的语句,它们是老子用以描述“道”的最高境界和特性的成语。 “大音希声”指的是最大的声音反而是难以听见的。这里的“希”可以理解为稀少、罕见之意。这句话表达了真正的宏大声音并不需要通过强烈的声响来证明其伟大,反而常常是细微、柔和,甚至是无...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出自《道德经》,是一种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中的美学观念。 从字面意义来看,“...
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出自《老子》,"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等说法,意思是:"宏大的方正(形象)一般看不出棱角,宏大的(人)材(物)器一般成熟较晚,宏大的音律听上去往往声响稀薄,宏大的气势景象似乎没有一定之形"。这五种现象说明了“道”的无为境界:最白的东西好象...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意思是越好的音乐越寂静无声,越好的形象越缥缈无形。出自春秋时期老子的《道德经》:“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译文:最方正的东西,反而没有棱角;非常大的器是不需要雕琢之工的;越好的音乐越悠远潜低,越好的形象越缥缈宏远。赏析《老子》在此处列举了大白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