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湖南边有一座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称为青海南山,唐代称为大非岭。大非川在青海南山与鄂拉山之间,今为切吉草原。 大非川之战的原因,是吐蕃和唐朝产生了战略冲突,类似于漠北草原民族与中原民族。大非川之战的起因和吐谷浑的灭亡有关。贞观九年(公元635年),唐太宗派名将李靖等消灭盘踞在青藏高原东北部的吐谷浑...
历史上的大非川是现在的青海省共和县西南切吉旷原。大非川之战,唐总章三年(咸亨元年,670年)四月至八月,在唐与吐蕃的战争中,唐与吐蕃为争夺龟兹、疏勒、于阗、焉耆(今新疆库车、喀什、和田、焉耆)四镇,在大非川(今青海省共和县西南切吉旷原)的重要作战。此战,吐蕃军避实就虚,不与唐军...
这两个说法,从目前学界的认识上看,属于相对比较边缘的,大多数学者都认为大非川,应该在青海湖以南。 《唐十道图》里写的,“大非川在青海南,乌海、星宿海、柏海并在其西,互相灌注”的说法,基本上是学界认可的共识。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大非川在青海湖南边,乌海(冬给措纳湖)、星宿海、柏海(扎陵湖)都在大...
这里就涉及到大非川战役的一个关键棋眼——巴颜喀拉山口,也即乌海城所在的位置。 ▲蓝色为河流,黑线为陆路,红色虚线为唐军进军路线 图上还有一些不怎么清楚的白线,是今天的国道路径。由此我们可以看到,乌海城不仅仅是吐蕃帝国的储存粮草物资的重镇,更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十字路口,吐蕃主力要进入吐谷浑地区,必须要经过...
大非川在今青海共和县西南切吉旷原,属于高原地区。唐军到高海拔地区,不少人出现了高原反应。尤其是到海拔在4000米以上的乌海后,很多将士出现了高原反应。加上薛仁贵要求士兵快速前进,导致唐军缺乏适应高原环境的时间,体力消耗也非常大,削弱了唐军的战斗力。三、双方兵力悬殊太大 前面说了,唐军只有5...
#唐朝 薛仁贵带着唐军一直打到河口,但是在大非川被论钦陵断了粮草大营而败;之后,四川安多那一带,都臣服于吐蕃,大唐也再摁不住吐蕃了,国力步步下跌……视频里还聊了聊吐谷浑在哪儿#薛仁贵 #吐蕃 #大非川之战 #历史 - 一元检史于20230322发布在抖音,已经收获了299.5万
大非川之战的的地理位置是在今天的青海共和县西南切吉平原,还有一种说法就是大非川之战的地点是在今天的青海湖以西的布哈河。海拔在4000米左右.。位于青海湖南,东至碛石军,西至伏罗川,由此往西可至于阗,东北至赤岭,西北至伏俟城,南至乌海、河口,确实是青海的要津。唐朝的薛仁贵等人就是在这为吐蕃所败。 这...
百度试题 题目唐蕃大非川之战发生在哪一年?()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670年 反馈 收藏
他们在重新掌控了吐蕃政坛之后,发动了新一轮的进攻狂潮,这其中最有影响力的便是大非川之战。 吐蕃对于吐谷浑的兼并战争,从656年就开始了,禄东赞的第一目标是位于二者之间的白兰羌。 660年,吐谷浑之战正式打响,直到三年以后,吐蕃才在卧底的帮助下,勉强地吞下了吐谷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