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青龙汤的原文记载于《伤寒论》中,具体如下: “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之。服之则厥逆,筋惕肉瞤,此为逆也。” 以及: “伤寒,脉浮缓,身不疼,但重,乍有轻时,无少阴证者,大青龙汤发之。” 大青龙汤的方剂组成为麻黄(去节)六...
此方主要的感冒症状是发烧,咳嗽吐浊痰,病人自觉体外怕冷体内很热,体表没有出汗,有身体疼痛现象,口渴又没有胃口,此时就可以服用这个处方,大青龙汤是我国千年来专门用来治疗瘟疫之类的传染病时所使用的最有效处方,近来发生所谓的禽流感,就是大青龙汤证,民众一旦发现得到此病而当你们当地的西医与中医都宣布无法治疗时,...
《伤寒论》第38条 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之;服之则厥逆,筋惕肉瞤,此为逆也。 原文解析 症状特点 太阳中风 指外感风邪,属表实证的病机特点。 脉浮紧 浮脉反映邪在表,紧脉提示风寒之邪...
【原文】病溢饮者,当发其汗,大青龙汤[1]主之,小青龙汤[2]亦主之。(金匮痰饮:23) 注释: [1]大青龙汤:方药见后。 [2]小青龙汤:方药见后。 大青龙汤治溢饮。症见身体疼痛而沉重,或四肢关节疼痛,无汗。 溢饮病在体表肌腠,关乎脾、肺两脏。《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云: “饮水流行,归于四肢,...
大青龙汤 原文: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之。服之则厥逆,筋惕肉瞤,此为逆也。 浅释:有所主即有所禁,必明禁忌乃可使用。脉浮紧,发热恶寒,无汗为实,脉微弱,汗出恶风为虚,虚不可以实治。
《伤寒论》第38条: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之。服之则厥逆、筋惕肉 ,此为逆也。 大青龙汤方 麻黄六两(去节) 桂枝二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杏仁四十枚(去皮尖)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枚(擘) 石膏如鸡子大(碎) ...
《伤寒论.太阳中篇》浅解:原文:大青龙汤方:麻黄(六两,去节)、桂枝(二两,去皮)、甘草(二两,炙)、杏仁(四十枚,去皮头)、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石膏(如鸡子大碎)。上七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取微似汗。汗出多者,温粉粉之。(一服...
故38条原文当为:“伤寒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 39条原文当为:“太阳中风,脉浮缓,身不疼但重,乍有轻时,无少阴证者,大青龙汤发之。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之。服之则厥逆,筋惕肉瞤,此为逆也”。
〔原文〕 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之;服之则厥逆,筋惕肉瞤(shun),此为逆也。(38) 伤寒,脉浮缓,身不疼,但重,乍有轻时,无少阴证者,大青龙汤发之。(39) 大青龙汤方《伤寒论》《玉函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