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方圆,教授/博导。教育部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核心成员,全国能源材料与器件专家委员会常务委员,学术期刊《SusMat》青年编委,学术期刊《中国材料科学进展》编委等。主要从事新型高性能高分子基电化学能源材料及...
近期,大连理工大学胡方圆教授在锂硫电池用高分子基电极及固态电解质方向的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研究成果先后被材料及能源领域知名期刊Energy Storage Materials、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SusMat、eScience、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等刊发表。 【图文导读】...
近日,大连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胡方圆教授和团队研发出一种“仿心脏”式电极材料,其呈现出节律性的体积变化,基于微应力泵其能促进离子流快速传输,解决了钠离子电池中Na+ 传输缓慢问题。所构筑的 Ah 级软包电池,在 1 C 电流密度下经过 500 次循环充放电过程后,其容量保持率为 90.2%。 图| 胡方圆(...
近日,大连理工大学胡方圆教授在Energy & Environmental Materials上发表题为:“Ten-Minute Synthesis of a New Redox-Active Aqueous Binder for Flame-Retardant Li-S Batteries.”的研究型论文。1. 通过环氧和氨基的开环反应实现了水系粘结剂10分钟快速制备。
近日,大连理工大学胡方圆教授受"相似相容"策略的启发,开发了一种乙烯基封端的超支化聚合物网络(PEI-GMA),作为有机硫聚合物阴极(G/PEI-GMA@S)和GPE的骨架结构,从而构建了强大的阴极-电解质界面。研究显示,高界面相容性有助于加速电子/离子传导,从而实现优异的转移动力学,并构建稳定的准固态Li-S电池。结果,电池...
胡方圆 大连理工大学, 教授 / 科研之友号:11610977 科研之友人员唯一编号 1 项目 70 成果 1086 阅读 7 下载 558 被引 13 H-指数 主页 成果
近日,来自大连理工大学胡方圆教授在国际知名期刊Nano Energy上发表题为“Dynamic Cross-Linking of Zwitterionic Polymer Binder Based on Host–Guest Interactions for Li-S batteries with Enhanced Safety and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的研究论文。该文章针对现有聚合物粘结剂功能性不足的问题,通过主客体掺杂方式,创...
EEM |大连理工大学胡方圆教授团队:高性能、柔性碳基微型超级电容器和温度传感器集成微系统近日,连理工大学胡方圆教授团队在Energy & Environmental Materials上发表:“High-Performance and Flexible Co-Planar Integrated Microsystem of Carbon-Based All-Solid-State Micro-Supercapacitor and Real-Time Temperature Sensor....
近日,大连理工大学胡方圆教授针对于PVDF粘结剂吸附和催化多硫化锂(LiPSs)能力欠佳且缺乏催化转化能力的问题,提出了 “吸附-介质调控”协同策略以优化LiPSs转化过程。“吸附-介质调控”型粘结剂PAT中丰富的极性基团具有较强的LiPSs吸附能力,可...
近日,大连理工大学胡方圆教授受"相似相容"策略的启发,开发了一种乙烯基封端的超支化聚合物网络(PEI-GMA),作为有机硫聚合物阴极(G/PEI-GMA@S)和GPE的骨架结构,从而构建了强大的阴极-电解质界面。研究显示,高界面相容性有助于加速电子/离子传导,从而实现优异的转移动力学,并构建稳定的准固态Li-S电池。结果,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