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凿到现在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2002年,大运河被纳入了“南水北调”东线工程。2014年6月22日,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宣布,中国大运河项目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 [61-62] 2014年9月,京杭大运河通州—香河—武清段计划于2017年实现初步通航,2020年正式通航。 [1] 2015年6月13...
大运河文化又称“京杭大运河文化”,但不同于“运河文化”。因为运河文化,可泛指世界范围内的人工运河文化。大运河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大运河自开凿以来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运河流域社会历史的积淀物。囊括了中国若干个朝代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国家因素,又创造出大运河流域多民族...
邗沟沟通了长江、淮河两大河流,成为隋唐大运河最早修建的一段。邗沟的开凿,是有史记载的大运河最早开凿的河段,被认为是大运河的开端。扬州、淮安两座历史文化名城因邗沟的开凿而诞生。邗沟此后一直是大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至今仍为水运要道。吴开邗沟之后,还在更北的地方开凿了商(宋)鲁之间的黄沟运河,沟通...
中国大运河是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水利工程,由京杭大运河、隋唐大运河、浙东运河三部分构成,全长近3200公里,对中国政治统一、经济发展、文化繁荣发挥了重要作用,是中华民族伟大创造力、凝聚力和生命力的代表,是展现中华文明突出特性的鲜活文化符号。2014年6...
大运河,这条穿越千年的水脉,见证了中国历史的辉煌与文化的交融。它不仅是一条运输通道,更是一条文化的河流,滋养了无数代人的心灵。在这条河流的两岸,历史与现代交汇,文化与艺术相融,成为了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未来的日子里,让我们继续传承与发扬大运河的文化精神,让这条历史悠久的水脉在新时代焕发...
中国大运河包括京杭大运河段、隋唐大运河段和浙东运河段,全长3200多公里,有2500多年的历史。2014年,中国大运河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在目前入选世界文化遗产的900多个项目中,中国大运河以其时间跨度之长、辐射面积之广、牵涉人口之多,居于独一无二地位。2019年,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工程启动,大运河入选。大运河作为...
大运河的开辟,无疑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件。作为世界上最早的人工河流,它不仅成为中国南北交通的大动脉,更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大运河的宏伟工程需要强大的中央政府作为支撑,其建设与发展进一步巩固了中央集权,推动了民族融合。同时,大运河的开通也为不同地区间的文化...
2017年2月,总书记在北京大运河森林公园考察时强调,要古为今用,深入挖掘以大运河为核心的历史文化资源。他说,保护大运河是运河沿线所有地区的共同责任,北京要积极发挥示范作用。当年6月,总书记对建设大运河文化带作出重要指示: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贯彻...
大运河,这条全长近3200公里的古老水道,历经2500年的风雨,见证了中国的变迁。它是世界上最长、规模最大的运河,被誉为“流动的文化”。2014年6月22日,大运河项目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了中国的骄傲。🌟 生态河:绿色发展的底色 大运河沿岸的绿水青山,是人民美好生活的基础。十年间,沿河地区共同努力,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