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4年5月第二次护宪运动后,宪政会的加藤高明曾领导了政友会(横田派)、革新俱乐部的护宪三派联盟,在普选制改革、贵族院改革、实现政党内阁三大宗旨下与支持清浦奎吾的政友本党(政友会床次派)和贵族院研究会抗衡,取得胜利并执政一年后,最终因政策意见分歧宣告破裂,此后立宪政友会(横田派)、革新俱乐部(右派・犬养毅...
应该说,大政翼赞会之所以能建立的最大功臣是议会政治家,也就是人们所说的党人机关算尽的精明;而它...
大政翼赞会实质上已变成精神运动机关。 大 政 翼 赞 会 大 政 翼 赞 会 2 组织强化 1940年11月成立大日本产业报国会。 1938年11月成立农业报国联盟,1942年加入大政翼赞会,1944年5月改称为农业报国会。 青年组织统一于大日本青年团。 妇女组织统一于大日本妇人会。 1942年1月成立大日本翼赞壮年团。 大 ...
一九四〇年十月十二日,大政翼赞会成立。这是一个与首相近卫文麿本来的意向相去甚远的组织。在成立大会的发言中,总裁近卫文麿将大政翼赞会的纲领确定为“大政翼赞、臣道实践”,竭力说明就是要“尊奉上御一人(天皇),日夜各自恪尽职守,奉公尽诚”。
大政翼赞会总部的宗旨是实践翼赞大政的臣道,上意下达,下情上通,密切配合政府。总理大臣近卫亲任总裁,各地支部长由都道府县知事兼任。在中央和地方分设大政翼赞协议会,开展法西斯精神总动员,大力推行军国主义法西斯教育。大政翼赞会还把产业报国会和日本妇女组织纳入体制,甚至在东亚的侵略地区亦...
大政翼赞会(日语:大政翼贊會)是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一个政治团体,于1940年10月12日宣告成立,1945年6月13日解散。其以推动政治权力集中的“新体制运动”作为主要目标,将既有的政党解散成一个全国性的政治组织,以一党专政的模式统治日本。由于当时任何形式的结社自由均被管制,大政翼赞会因而自称是一种为...
大政翼赞会在召开成立大会时,并未发表纲领和宣言。直至1940年12月14日,会内才发布了实践纲要,旨在引领国家朝向历史性转变。纲要指出,以八纮一宇为根本大计的皇国,需万众一心,全力奉戴天皇,建立物心一体的国家体制,以成为世界道义的光辉领导者。大政翼赞会将致力于提高国民觉悟,成为国民的楷模...
然而,这一理想在实践中的分歧和内外压力下,犬养毅最终独立组阁,协力内阁的初衷并未实现,却留下深远影响。运动分化为「政民连携」和「新党运动」,安达谦藏以刺杀事件和选举策略的智谋,被誉为「选举之神」,他的国权主义理念揭示了大正民主的深层矛盾。政党内阁的非主流派——「党人系」在危机中...
大政翼赞会是国民总动员体制的核心组织。它通过上意下达的方式,引导国民的思想精神运动。作为下部组织,设置有道府县支部、市区町(镇)村支部、街道居委会、邻里组等。1942年4月的众议院议员选举中,由军部、财界人士组成的“翼赞政治体制协议会”选定了和众议院定数相同的推荐候补人数并令之参加选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