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疫霉根腐病研究进展 许修宏 , 曲娟娟 , 张喜萍 , 杨庆凯 ( 东北农业大学资环学院 ; 东北农业大学大豆所黑龙江哈尔滨 5 摘要 : 综合评述了大豆疫霉根腐病的发展历史 ~ 生理小种分化情况 ~ 寄主抗病机制以及抗源的筛选 , 重点评述了抗 病机制和抗源的筛选研究进展情况 关键词 : 大豆 ; 大豆疫霉根...
重视诱发抗病性。在这里也只对大豆抗疫霉根腐病 机制中的诱发抗病性作一叙述。 1 植保素的研究 植保素是寄主和寄生物两个不同代谢系统相互 作用中,植物体内合成与积累的低分子量的微生物 的颉抗物。植保素是一种植物体的次生代谢物 ,主 要是由莽草酸途径 ,醋酸 - 丙二酸途径以及醋酸- ...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寒地野生大豆研究团队,以野生大豆为研究材料,以拓宽大豆遗传基础为研究目标,历时三十余年,围绕寒地野生大豆种质资源考察收集保存、原生境和异地繁殖保护、优异性状评价及基因挖掘,桥梁材料创制及育种应用等内容开展了全面深入...
大豆疫霉根腐病的研究进展及展望
大豆疫霉根腐病研究进展
大豆抗疫霉根腐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近年,大豆疫霉根腐病在全同大豆产地频繁发生,造成了相当严重的经济损欠,影响大豆产业发展。研究大豆疫霉根腐病的发生及病理,采用适当的防治措施,特别是采用转基凶育种... 张淑珍,王维峰,西芳,... - 《大豆科学》 被引量: 11发表: 2001年 ...
大豆疫霉(Phytophthorasojae Kaufmann & Gerdemann)侵染大豆引起的疫霉根腐病是全球大豆生产上的毁灭性病害之一。RNA-seq分析表明,一种碱性螺旋-环-螺旋转录因子可能参与大豆对疫霉侵染的响应。然而,该响应过程的分子机制尚不清楚。在该项研究中,作者对大豆GmPIB1(P. sojae诱导的bHLH转录因子)的功能和调控机制...
大豆疫霉根腐病(phytophthora root rot)也叫大豆疫病或大豆疫霉根茎腐病,该病最早于1948年发现于美国以后在世界很多地方均有报道,对大豆危害极大,一直为我国的进口植物检疫对象.1991年沈崇尧等在我国东北地区发现了大豆疫霉病菌,鉴于该李长松大豆科学李长松.大豆疫霉根腐病研究进展[J]. 大豆科学.1993(02)李长松....
大豆疫霉根腐病的发生和防治研究进展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霉菌的破坏性极大,从1986年开始一直被我国列为对外检疫重要性病原菌.但是,1989年沈崇尧和苏彦纯在我国东北地区从罹病大豆植株上分离到大豆疫霉菌,证实了该菌在我国的存在.目前大豆疫霉菌已成为影响黑龙江大豆生产的主要病原菌.本文对大豆疫霉菌的研究进展进行概述,以期为我国大豆疫霉菌及大豆疫霉根腐病的研究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