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内蒙古新闻11月1日电(奥蓝 李富)日前,历时四年,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林草种质资源普查队第一次林草种质资源普查外业调查工作圆满结束,在巴林右旗赛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王坟沟等地发现国家二级保护植物野大豆,这是大豆育种的重要基因库。据赤峰市林草种质资源普查队介绍,野大豆蒙古名哲日勒格希日宝日其...
soybase是第一个大豆遗传与基因组学研究的数据库和资源平台。该网站于1990年建立,最初只包含大豆相关的遗传信息,如遗传图谱和大豆孟德尔遗传学信息。随着大豆基因组序列的发布,基因、序列、转录组数据、甲基化数据等也逐渐集成到SoyBase中。 SoyBase为大豆研究者提供了大量的数据和工具,以支持大豆的遗传学、基因组学...
9月24日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重点任务“大豆种质基因库基础群体构建与优异种质创新”现场观摩暨交流研讨会在石家庄市召开。南京农业大学大豆专家盖钧镒院士、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韩天富研究员、国家大豆体系岗站专家及团队成员共7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粮油所李岩所长主持。张建军副院长出席会议并代表我院对会议的召...
育群种子均匀混合种植可提高异交结实率。赵双进等研究人员构建了河北夏播生态类型的1大豆种质基因库基础群体,大豆1高蛋白亚群体、高油亚群体等。并通过轮回群体选择技术,培育了高油大豆新品种冀豆19[5],高蛋白大豆品种冀豆20。本文主要介绍了宁夏大豆科研工作者用大豆1雄性核不育雌性可育基因,通过自然界昆虫传粉...
一、大豆基因组结构 大豆基因组结构包括染色体数量、基因组组成和基因序列特征等方面。 1.染色体数量 大豆为自交物种,其染色体数量为20条,与其他有性系生物相同。 2.基因组组成 大豆基因组组成主要由DNA序列构成,其中包括基因区、非编码区和转置子等片段。基因区包括编码区域(exon)和非编码区域(intron),在大豆中,编...
该研究提供了对多倍体基因组进化机制的见解,并为释放多年生大豆基因库的遗传资源以改善栽培大豆奠定了基础。 Die Studie wurde am 15. März 2022 in Nature Plants veröffentlicht. 该研究于 2022 年 3 月 15 日发表在 Nature Plants 上。
总结了国家种质库最近10年野生大豆搜集进展和研究概况.我国野生大豆资源在1979 - 1982年间搜集并保存在国家基因库的为5939份;1996 -2000年搜集了600份;2001 -2010最近10年补充搜集了全国17个省(市、区)、318个县(市、旗)、930个乡镇(农场).其中新搜集县市178个,共收集典型野生... 查看全部>> ...
昨天黑龙江省粮食局、省中储粮分公司和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联合发布通知,要求各地严查转移因大豆,防止进口转基因大豆混入中央储备库。 通知说,近日黑龙江省个别地区发现疑似国外进口转基因大豆。如果进口转基因大豆混入中央储备大豆收购入库,将使国家对黑龙江省豆农的优惠政策被经销商获取,同时也将影响后期国家临储大豆收购工...
一、基因组结构分析 大豆基因组的大小约为1.1 Gb,在染色体中具有20个编号,其中16个种类61个染色体来自同源染色体重组后的基因组主体,另外4个染色体采用单倍型大豆用于组装所有剩余染色体序列。大豆基因组的大小比人类和小鼠基因组都小,但其拥有的基因数是两者的两倍。这些基因都编码着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所必需的不同蛋白...
大豆基因组具有各种蛋白质、酶、生物活性物质、抗病物质和其他营养成分,分别由各自的基因编码。研究发现,大豆基因组中所有这些基因都存在显著的联系,这表明它们之间存在着某种机制,可以调节大豆的生长、发育和生产的性能。 研究人员基于大豆基因组的数据,建立了大豆基因功能分类,将大豆基因组中的基因进行分类。该分类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