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血小板比率偏高可能是由于以下原因所致: 1.如果患者运动后或者水分摄入情况过少,就可能会导致体内的血液黏稠度增加,从而出现大血小板比率偏高的情况。一般这种情况无需特殊治疗,可以通过增加饮水量、休息等方式调理,几天后去医院复查,指标恢复正常。 2.如果患者患有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就可能会出现大血小板比率...
大型血小板比例偏高,如果只是单独的大型血小板比例偏高并没有重要临床意义,在临床上,身体出现急性失血、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等,都有可能引起大型血小板升高。它的正常值一般在100-300*109/,超过或者是低于正常值便属于异常现象。另外大型血小板比例偏高还有可能是脾切除手术后溶血性贫血、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大血小板比例偏高一般指大型血小板比率偏高,大型血小板比率偏高可能与缺水、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巨核系细胞白血病等,详情如下: 1、缺水 比如饮水过少、空气干燥、温度过高以及剧烈运动等,可能会导致水分摄入减少或过多流失,从而引起血液浓缩,造成大型血小板比率偏高。 2、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属于慢性...
大血小板比例偏高通常指的是大血小板占身体内总血小板的比例升高,可能与生理性原因、炎症反应、药物影响、骨髓增生异常或骨髓增殖性疾病、恶性肿瘤或脾功能亢进等原因有关,建议到正规的医院就诊,遵医嘱治疗。 1、生理性原因:剧烈运动导致出汗多,或环境较为干燥,身体中的水分流失,导致血液浓缩,大血小板比率偏高。这种情况...
大血小板比例正常范围是17.5%-42.3%,临床上,如果是出现了大血小板比例偏高,往往指的是大血小板比例大于42.3%。对于一些疾病的诊断是有非常重要意义的。往往说明血小板的成熟度比较低,可以见于原发性的血小板增多症。有的时候病人发生急性随系白血病M7型的时候,也就是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也有可能会出现大血小板比例偏高,...
大型血小板比率偏高一般是指形成血小板的机制出现了障碍,超出正常指标17.5%~42.3%。可能是生理性原因引起的,也不排除是再生障碍性贫血、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等疾病导致的,需要进一步明确病因,从而对症治疗。 一、生理性原因 体育锻炼或者进餐之后,指标会出现小幅度的升高,但是身体并没有不适的症状,进行一段休息后即可恢...
大型血小板比例偏高是指血液中血小板数量减少,而大型血小板比率增加。 病因分析: 大型血小板比例偏高的病因有以下几种可能: 1. 骨髓疾病:骨髓疾病如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骨髓纤维化等疾病可能导致血小板数量减少,而大型血小板比率增加。 2. 自身免疫性紫癜:自身免疫性紫癜可导致血小板破坏增加,从而减少血小板数量,而大型血...
大血小板比例偏高是什么意思 医生回答: 血小板比值偏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1、身体原因比较多,比如平时多运动、体温升高或喝水过少,都会导致血液浓缩,而较大的血小板比例相对偏高。2、可能是由于感染或病毒感染等疾病导致的,这种情况比较常见。3、也会出现一些血液系统疾病的情况。
大血小板比率偏高,表明血中血小板过多。大血小板增高的临床意义要结合患者的血小板数,若血小板数在125~350之间为正常,则大血小板比例增高可能无特殊临床意义。但是,当血小板数量减少时,大细胞血小板比率增高的临床意义是:血小板减少是由于血小板破坏增加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