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蛇药(学名:Heteropanax fragrans)是五加科植物,主要分布于我国南方地区,民间常称“树参”或“通脱木”。其叶片、根茎等部位可入药,但需注意含毒性成分,使用不当易引发不良反应。如需图片辅助识别,可通过植物图鉴网站或专业数据库搜索学名,观察其掌状复叶、伞形花序等特征。 形态特征 植株:常绿小乔木或灌木,高约3...
大蛇药,中药名,为五加科植物幌伞枫的根、树皮或叶,分布于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等地。具有凉血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主治感冒发热;中暑头痛;痈疖肿毒;瘰疬;风湿痹痛;跌打损伤;毒蛇咬伤。 【药材名称】 中文名:大蛇药 拼音:Dà Shé Yào 英文名:Root or bar...
大蛇药通常具有活血、消肿、止痛等功效与作用。大蛇药属于一种中药材,具有良好的医用价值,可以缓解患者因扭伤或跌打损伤等骨折或者肿胀疼痛的症状等,具有良好的消肿止痛效果,同时可以治疗毒蛇咬伤,有消毒和消肿的效果等。同时大蛇药对于中暑头痛和风热感冒等的头痛,也有一定的缓解效果。 大蛇药图片与功效 60秒响应24小...
大蛇药不是断肠草,二者属于不同科属的植物,形态特征、毒性及用途差异显著。大蛇药是五加科植物幌伞枫(Heteropanax fragrans),而断肠草通常指马钱科钩吻(Gelsemium elegans),后者含剧毒成分,误食可能致命。 1. 大蛇药与断肠草的基本区别 学名与科属:大蛇药学名Heteropanax fragrans,为五加科常绿乔木;断肠草学名Gelsemiu...
这种植物可能很多朋友都会把它认为是我们家里所种的发财树,其实它并不是,在瑶药里面把它称之为大蛇药,其实它真正的学名叫做幌伞枫 ,非常特殊的一个名字,而这种幌伞枫它的叶片背面是银白色的,纹路非常清晰,看起来也是非常有特色的一种植物,也有人把它称之为大富大贵树。幌伞枫常绿乔木,高5-30米,...
幌伞枫又名罗伞枫、晃伞枫、大蛇药。 幌伞枫喜高温多湿,忌干燥,抗寒力较低,能耐5~6℃的低温及轻霜,不耐0℃以下低温。喜弱光,幼树可在树阴下或室内栽培。喜肥沃湿润的森林土,粘重土生长不良,忌干旱贫瘠土,稍耐水湿。小苗装盆或大株转盆时,先在盆底放入粗粒基质,其上撒上一层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料作为基肥...
大蛇药,又名五加通、阿婆伞,是一种源自五加科植物幌伞枫的中药材。根据《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的记载,这种药材具有丰富的药用价值。 大蛇药的主要成分包括齐墩果酸、胡萝卜甙、白千层酸等,具有凉血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它广泛应用于感冒发热、中暑头痛、痈疖肿毒、瘰疬、风湿痹痛、跌打损伤以及毒蛇咬伤等多种...
大蛇药是一种常绿乔木,其高度通常在5-30厘米之间,最宽可达70厘米,其粗壮的枝干上无刺。树皮厚实多汁,呈浅灰棕色,且有深裂。这种植物的叶片呈三至五回羽状复叶,直径可达50-100厘米,叶柄长15-30厘米,小叶片纸质,椭圆形,长度在5.5-13厘米,宽度为3.5-6厘米,边缘整齐,两侧有6-10对侧...
大蛇药,其拉丁名为Heteropanax fragrans (Roxb.) Seem,又名阿婆伞、火蕾木和凉伞木,在中药学中亦称胡满药,源自广西实用中草药新选的记载。这种草药主要由五加科植物幌伞枫的根部和树皮提炼而来。在中药化学成分方面,大蛇药根部含有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这是一种常见的植物化合物。此外,还...
断肠草的功效与作用是祛瘀除湿、治疗恶疮肿毒等。断肠草是一种中草药,也叫做大蛇药、大王根、朝阳草等,是一年生的藤本植物,主要毒性物质是葫蔓藤碱,该药物具有祛瘀除湿、活血散瘀、杀虫止痒的功效,具有治疗恶疮肿毒、跌打损伤、骨折瘀肿等病症的作用。断肠草只可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