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德大良鱼灯是一种极富水乡特色的扎作工艺,以鱼为形,以竹为骨;蒙上明纱,内燃灯烛时通体透亮,摇头摆尾,活灵活现,小者双手可握,长者可达丈余。2013年,大良鱼灯制作技艺被列入顺德区第四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9年,大良鱼灯制作技艺被列入佛山市第七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为展现升平社...
潘智江师傅,12岁开始跟随父亲学习鱼灯制作,一做就是40多年。佛山市非遗项目大良鱼灯制作技艺传承人潘智江。在传统鱼灯的基础上,潘师傅创新性地引入了电动机械结构,让鱼灯摇头摆尾,自主运动,栩栩如生。如今,大良鱼灯除了节日装饰,更游进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在顺峰山公园雅正园、肯德基大良鱼灯非遗主题餐厅、榫...
大良鱼灯制作技艺是清代、民国盛行的传统鱼形花灯制作工艺。时值顺德机器缫丝业兴旺发展年丰之际,大量艺人投身鱼灯制作,大良(凤城)鱼灯名闻遐迩,时人有“妙制传来近凤城”的说法。与之相伴的大良鱼灯会,又称“出鱼会”,是清末民国年间在顺德大良举行的大型夜间会景。 大良鱼...
中国民俗中的吉祥物,鱼与“余”谐音,寓意着年年有余,肥硕的鲤鱼灯,点燃灯烛后,鱼体通体透亮,色彩鲜艳,栩栩如生更是丰收和吉祥的象征。顺德县城以前在元宵节都会举办鱼灯会,鱼灯制作已成为顺德大良最著名的民间工艺之一。 广东顺德是珠三角的著名水乡,过去这里水道纵横,桑基鱼塘等特色农业使得这片土地成为缫丝、稻...
顺德大良鱼灯是一种极富水乡特色的扎作工艺,以鱼为形,以竹为骨;蒙上明纱,内燃灯烛时通体透亮,摇头摆尾,活灵活现,小者双手可握,长者可达丈余。2013年,大良鱼灯制作技艺被列入顺德区第四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9年,大良鱼灯制作技艺被列入佛山市第七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冯艳慈:传统的大良鱼灯有十多道工序,包括一些竹子的处理,纱布的处理,鳞片的浓淡处理等等,我现在制作的鱼灯是相对简化了的,主要有以下9道工序:设计图样,开竹熏竹,扎竹架,扪纱,描鳞,上色,贴鳞,嵌眼,装灯。 它的特点从工艺上顺德的鱼灯一定会用到的“纱纸”,“纱纸”是各种彩灯都上会用到的一种材料,但...
潘智江师傅表示,对于非遗文化的传承,希望可以让更多人认识大良鱼灯,希望往后在更多的教学、展会等文化活动上传承大良鱼灯的文化。 大良鱼灯——山海经主题展览 大良鱼灯——竹之光芒展览 大良鱼灯 不仅是民间工艺品 也是民俗文化 它的每一鳞每一片 都承载着大良厚重的 ...
【超美!大良数百条鱼灯彩灯大巡游!你看了吗?】中秋、国庆假期将至,顺德大街小巷张灯结彩,中秋花灯活动接连开展,节日气氛日益浓厚。在顺德区大良街道升平社区,“鱼跃名扬”升平鱼灯会9月23-24日接连举行,声势浩荡的“鱼灯Community Walk”还原昔日鱼灯大会盛况,一起来看看吧~O中秋国庆假期,大良开通免费公交专线!
11月28日,记者从佛山市顺德区大良街道办获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世界遗产培训与研究中心公布了让文化遗产“活”起来微视频征集活动入选案例,升平社区的《鱼乐升平》从全国各地147个申报案例中脱颖而出,成为“优秀案例”之一,这标志着“大良鱼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活化利用方面获得了国际认可。大良鱼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