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应首先通过内部机制尝试解决问题,如召开股东大会,讨论并通过决议要求大股东归还占用的资金。 根据《公司法》的相关规定,股东大会作出重要决议需经出席会议的股东所持表决权的三分之二以上通过,这为公司提供了法律上的支持。 法律途径 若内部解决无果,公司或其他股东可依据《公司法》第一百五十二条向法院提起诉讼...
第二十条 股东禁止行为:公司股东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公司章程,依法行使股东权利,不得滥用股东权利损害公司或者其他股东的利益;不得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损害公司债权人的利益。 公司股东滥用股东权利给公司或者其他股东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公司股东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逃避...
大股东占用资金的行为,根据相关法律法规,会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这些后果主要涉及刑事责任和公司内部责任两个方面。 一、刑事责任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二条,大股东作为公司工作人员,如果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或者虽未超过三个月但数额...
如11月22日“投服中心”消息,ST摩登因大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金,二审判令控股股东向公司归还占用资金约2.4亿元,公司实控人、原总经理和财务总监分别在100%、70%、10%范围内承担连带赔偿责任。粗略计算,财务总监也要赔偿千万级别的罚款。无论你担任相关职位多长时间,有没有取得收入,只要签了字(有些甚至没签字...
专家:大股东资金占用是资本市场痼疾 回溯该案件。2019年9月,ST摩登陷入股东资金占用风波。2022年1月,广东证监局对ST摩登作出行政处罚,认定ST摩登自2018年12月-2019年8月发生控股股东非经营性占用资金约2.4亿元。经查明,公司实际控制人、原董事长林某某组织、指使相关人员将上述资金划转至控股股东瑞丰集团;原...
一、大股东占用子公司资金的形式有哪些 1.大股东通过采购、销售等生产经营环节的关联交易对子公司的资金占用;子公司为大股东及关联方垫付工资、福利、保险费、广告费等费用;子公司为大股东及关联方支付债务清偿资金; 2.通过银行或非银行金融机构向大股东及其实际控制人、关联方提供委托贷款。
《证券日报》记者梳理相关内容发现,前述9家公司被控股股东非经营性占用大额资金,证监局要求相关公司在六个月内清收占款。沪深交易所火速下发关注函,要求涉事公司及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切实整改到位,维护上市公司及中小股东利益。 市场分析人士表示,大股东资金占用侵害上市公司利益和投资者合法权益,严重侵蚀市场...
4月29日晚间,长江健康发布2023年年报,在年报中,长江健康同步提醒了关于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非经营性资金占用风险,并且,非经营性资金占用数额十分巨大,达36.25亿元。具体来看,2023年长江健康及其下属子公司长江润发(张家港)机械有限公司、长江润发(张家港)浦钢有限公司以预付采购款等形式向中间商划转资金、开具...
大股东(实控人、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上市公司资金作为伴随我们资本市场发展的“顽疾”,严重影响上市公司的高质量健康发展,损害上市公司及中小投资者的权益。国家各部门先后出台多项法规、政策严格禁止大股东对上市公司非经营性资金的占用。 大股东非经营性占用上市公司资金,轻则被行政处罚,重则上市公司面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