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宋神宗元丰四年(1081年),高智升在粉碎杨义贞政变后,更是登上了布燮(宰相)之位,执掌大理国大权。正如史书所载,高氏世代掌握实权,赏罚政令皆出自其门,国人尊之为“高国主”,而段氏则逐渐退居虚位。宋哲宗绍圣元年(1094年),高升泰在“群臣请立”的声浪中,竟然废弃了段正明,自立为王,并改国号...
高氏家族便是掌握了大理国整个国家的军队和财政资源,其他家族想要从中分一杯羹就是痴心妄想。高氏在朝中掌握着大部分的权力,甚至凌驾在皇权至上,因此高氏家族跟皇室段氏家族是相互依存的关系。高氏的族人子弟为了维护稳定,也和历史上的绝大多数宗族子弟一样,从出生开始整个人的命运就被安排好了。他们被分封到全国...
大理皇帝不管事的时候,朝廷内政实际上由高氏族人掌控。然而,这些高氏族人却总是竭力做正确的事情,尽管他们掌握了朝政大权,但从未有篡位之心。在历史上的短暂时期,高氏曾有人当过两年的皇帝,但这位高氏的皇帝驾崩之后,又将江山社稷还给了段家。因此,在历史记载中,段家和高家之间的关系显得异常复杂,若以中原...
其实历史上的大小政权都有很多的相似之处,比如朝廷之中往往会有群臣存在,如果皇帝有能力,则能完美平衡君臣关系;反之,权臣则会后来居上,把持朝廷大权,在大理内部也不例外,他们的权臣家族就是大理高氏家族。要说这个高氏家族还真的很厉害,几代人一直没有脱离权力中心,而且在段正明时期,因为皇帝一言不合就出...
段思廉和段正明,两位皇帝在不同的时代选择出家,见证了大理段氏皇室的沉沦与无奈。这些皇帝并非在追求佛法,而是因政治斗争的无奈,对皇位的信仰破灭而出家。这对高氏家族来说是利好,因为新的皇帝更易操控。在大理国历史中,权力传承常伴随着权力斗争,但高升泰却选择将皇位传给高氏家族,震惊了整个国家。这一举动...
方国瑜、林超民两位历史学家根据高氏取名法,并结合高氏家谱和其他史料研究认为:高氏家谱记载的高氏二十四世祖高君辅即是高方。高氏传至二十九代高智升时,因善阐侯高智升在平息大理国诸侯杨允贤叛乱中立下大功,被任命为大理国宰相,同时任命其子高升泰继任善阐侯管理滇中地区。过了几年,杨氏家族的另一个代表人物杨义珍又发...
大理国主要是云南一带的少数民族白族在其首领段思平的带领下建立的国家。由于史学界对大理国的史料比较缺乏,所以给这个国家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但是据有限的资料显示,在后大理时期,大理国出现了皇帝与臣子共治天下的制度。虽然这个奇葩的制度是皇帝与臣子共治天下,但是臣子只能是大理国高氏家族的人,其余都不行...
在元丰三年(1082),段氏第十二代皇帝段廉义被野心勃勃的大臣杨义贞弑杀。杨义贞不自量力地自称“广安皇帝”,随即则被高氏诛杀。段氏再度在高氏的支持下得到皇位,大理国的实权也彻底交由高氏掌握。可以说,在段氏统领一方的过程中,高氏简直就是其背后的影子。虽然皇位是段氏的,但皇权却由两家瓜分——高氏获得...
总结:高氏一直掌权到大理灭亡。大理国的军事实力还是很强的,但是老高家把精锐部队都弄到了自己手里,剩下的力量才交给皇帝来打理,所以皇帝手里的兵马都是老弱病残。当忽必烈的大军杀来以后,皇帝段兴智和相国高泰祥各管各的,没有协同作战的想法。结果导致大败,哪怕是逃跑,这两位都是找了两个不同的方向。高泰...
这种情况下,如果段正淳如果要清算高氏,不仅会面对高氏的反扑,还会引起国内其他家族的不安,导致大理动乱。与其这样,不如彼此和平相处。“还位不归权”也让高氏家族成为了历史上少有的能篡位成功,并且在主动归还皇位,最后还能与皇室两相安好的家族。段正淳登基后,高氏家族世代为相,与段氏家族相始相终,大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