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座小塔分别建造于大理国段正严、段正兴时期,虽然在高度上不及千寻塔,但也有四十二米之高,十级八角形密檐式的造型别具一格。两座小塔相距近百米,规整而对称地分布在千寻塔的南北两侧,如同两位忠诚的卫士,默默拱卫着中间的千寻塔,三者相辅相成,构成了一个和谐而庄重的整体。崇圣寺三塔不仅仅是一组杰出的...
三塔建造过程采用堆一层土,建造一层塔,再堆一层土,再建一层塔,如此反复直到塔顶的“堆土建塔”,然后便是“挖土现塔”。◆“脚手架法”:用搭设脚手架的方式来建造千寻塔。原来民间都流传着堆土法建造了三塔,大家也一直是这样认为的,自从1978年修缮三塔是发现塔墙上留有脚手杆的洞眼,还有宋朝大理画师的...
元代西台御史郭松年在《大理行记》中记载:“此邦之人,西去天竺为近,其俗多尚浮屠法,家无贫富,皆有佛堂,人不以老壮,手不释数珠。”至南诏国第10代君主劝丰佑时期(公元824~859年),信教之风极盛,于是兴建崇圣寺,并在寺中建千寻塔,后又建南北小...
大塔“千寻塔的修建,不仅承载着佛家成佛的宣扬,更彰显了古代人们的智慧与毅力。在历经宋、元、明、清等朝代的扩建后,崇圣寺三塔成为了大理古“泽国多水患的有力镇守。其每一块塔砖上都镌刻着佛教密宗的梵文和汉文经咒,寓意着深厚的佛教文化。而主塔“千寻塔,不仅以其高耸入云的姿态震撼着人们,更在名字中...
在10代国王劝丰佑的统治时期,大理兴建了崇圣寺,并在寺内巍峨耸立起千寻塔,此后又增筑了南北小塔,这些建筑至今仍然矗立,见证着大理深厚的佛教文化底蕴。建成后的崇圣寺占地广阔,绵延七里之遥,寺内建筑宏伟,包括三阁、七楼、九殿,共计房屋八百九十多间,同时供奉着佛像一万一千四百尊,彰显了大理深厚的佛教...
大理崇圣寺三塔,位于云南省大理市,是一处历史悠久的文化遗产。🏛️ 其中的千寻塔,以其惊人的高度和独特的设计,成为了这座城市的地标之一。🌍千寻塔,顾名思义,因其高度而得名。在古代,一寻等于八尺,而千寻则象征着极高的高度。📏 这座塔的实际高度达到了69.13米,建造于唐代南诏国时期,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
🏯 中华民族园南园的白塔,以其独特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吸引着无数游客的目光。这座白塔,名为大理三塔,也被称为大理崇圣寺三塔,是云南大理古城西北苍山第一峰应乐峰下的一处历史遗迹。🗼 大理三塔由一大二小组成,主塔位于寺东,名为千寻塔,正式名称为法界通灵明道乘塔,是唐南诏晚期建造的。登上塔顶,大理古城的...
大理崇圣寺三塔,屹立于云南省大理古城西北部 1.5 公里处,是大理历史文化的重要象征,也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杰出典范。崇圣寺三塔由一大二小三个塔组成。大塔又名千寻塔,建于南诏国时期(公元 824—859 年),通高 69.13 米,底方 9.9 米,为方形密檐式空心砖塔,共 16 级。千寻塔塔身笔直挺拔,线条简洁...
雄风塔在下关市区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得见,也知道龙山公园,但不知道雄风塔公园也很不错。在这里可以一览无余的看下关市区全景,可以看苍山洱海。感觉视野更开阔。这里还有很多白族民间传说相关的雕塑。 7+ 驴喵行 5分 超棒 雄风寺公园又叫龙山公园,是大理洲政委后面山上的360度观景台与塔公园。公园内的观景高塔就叫雄...
推背图和玛雅预言,早已闻名天下;而大理三塔的主塔千寻塔,也隐藏着更为精准的预言,至今还不为人知,可能只是因为大理三塔是无字天书吧!大理三塔的主塔千寻塔建于唐代,因此预言的是,中.国唐朝之后的历代开国帝王的姓名和国号:宋朝开国帝王 赵匡胤 千寻塔木骨架的塔身和顶盖的组合,就是一个“宋”字;塔刹金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