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呼和浩特7月5日电 题:大河之变——聚焦黄河治理三大新变化 新华社记者丁铭、魏婧宇、张晟 浩浩汤汤的黄河水,从青藏高原奔腾而下,东流入海,浇灌出华夏五千年文明,滋养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党领导人民治理黄河、保护黄河、开发利用黄河,黄河走上了一条河流变畅、两岸变绿、流域内安居乐业...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党领导人民治理黄河、保护黄河、开发利用黄河,黄河走上了一条河流变畅、两岸变绿、流域内安居乐业的大河良性发展之路。 对于东流的黄河水,唐诗中有“黄河水流无已时”的吟咏。然而黄河并非“长流无已”,这条大河在上世纪末曾多次出现断流。 黄河断流,受水资源短缺的影响,也和缺少统一调度管理、...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党领导人民治理黄河、保护黄河、开发利用黄河,黄河走上了一条河流变畅、两岸变绿、流域内安居乐业的大河良性发展之路。 黄河畅流 对于东流的黄河水,唐诗中有“黄河水流无已时”的吟咏。然而黄河并非“长流无已”,这条...
黄委黄河上中游管理局科技处副处长王富贵说:“通过70年来以小流域为单元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黄土高原完成初步治理水土流失面积约23万平方千米,林草植被覆盖率普遍增加10%-30%。曾经黄色的‘几’字湾,已现勃勃生机,这一片绿色正在黄河两岸不断延伸。” 分布在黄河内蒙古段两岸的库布其沙漠、毛乌素沙地和乌兰布和...
浩浩汤汤的黄河水,从青藏高原奔腾而下,东流入海,浇灌出华夏五千年文明,滋养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党领导人民治理黄河、保护黄河、开发利用黄河,黄河走上了一条河流变畅、两岸变绿、流域内安居乐业的大河良性发展之路。 黄河畅流 对于东流的黄河水,唐诗中有“黄河水流无已时”的吟咏。然而黄河并...
新华社呼和浩特7月5日电题:大河之变——聚焦黄河治理三大新变化 新华社记者丁铭、魏婧宇、张晟 浩浩汤汤的黄河水,从青藏高原奔腾而下,东流入海,浇灌出华夏五千年文明,滋养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党领导人民治理黄河、保护黄河、开发利用黄河,黄河走上了一条河流变畅、两岸变绿、流域内安居乐业...
新华社照片,银川,2019年7月5日 大河之变——聚焦黄河治理三大新变化 位于宁夏吴忠市的黄河国家湿地公园(2018年6月26日无人机拍摄)。 (配本社同题文字稿) 新华社记者 王鹏 摄 新华社照片,呼和浩特,2019年7月5日 大河之变——聚焦黄河治理三大新变化 这是4月24日无人机拍摄的甘肃庆阳市西峰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站...
大河之变——聚焦黄河治理三大新变化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党领导人民治理黄河、保护黄河、开发利用黄河,黄河走上了一条河流变畅、两岸变绿、流域内安居乐业的大河良性发展之路。
新华社呼和浩特7月5日电题:大河之变——聚焦黄河治理三大新变化 新华社记者丁铭、魏婧宇、张晟 浩浩汤汤的黄河水,从青藏高原奔腾而下,东流入海,浇灌出华夏五千年文明,滋养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党领导人民治理黄河、保护黄河、开发利用黄河,黄河走上了一条河流变畅、两岸变绿、流域内安居乐业...
大河之变——聚焦黄河治理三大新变化 这是3月17日无人机拍摄的黄河头道拐上游断面流凌(视频截图)。 (配本社同题文字稿) 新华社记者 张晟 摄 这是4月24日无人机拍摄的甘肃庆阳市西峰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站南小河沟流域综合治理成果(视频截图)。 新华社照片,银川,2019年7月5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