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洞时,大沙鼠首先探出头,确认洞口附近无危险存在时再钻出洞,然后站立在洞口前的小平台上瞭望,动作和警戒相似,只是不发出呜叫。取食时,大沙鼠会边进食边进行瞭望,当有危险发生时会立即转入警戒行为。远距离观察发现,大沙鼠的这种瞭望行为的时间一般不太长,然后便进行移动、取食、玩耍等其他行...
大沙鼠是典型的荒漠啮齿类动物,以植物性食物为主,以下是它常吃的食物: 植物: 梭梭、锦鸡儿、猪毛菜、芦苇、沙拐枣、白刺等的茎、叶、嫩枝。 谷物、种子、干蔬菜等,如瓜子、苹果等。 昆虫: 有时会吃少量昆虫,比如面包虫、大麦虫等。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大沙鼠有时也吃面粉及面制食品,但不建议人工饲养时将其作...
大沙鼠成体体长( )毫米,是沙鼠亚科中体型较大的种类;耳朵小,不及后足长之半,尾粗大,几近体长。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伊犁州草原上主要优势种鼠害种类 答案:伊犁草原鼠害种类约30种,主要优势种为普通田鼠、鼹形田鼠、天山黄鼠、长尾黄鼠、柽柳沙鼠、子午沙鼠等...
是Rhombomys opimus Lichtenstein,它属于啮齿目仓鼠科,是沙鼠亚科大沙鼠属中的一员。3. 大沙鼠的主要危害对象 包括梭梭、白刺、花棒、柽柳等荒漠植物。它们会啮食树木的幼嫩枝条,造成如同刀割般的伤害,留下光秃秃的茬桩。此外,大沙鼠还会在梭梭的根部挖穴穿孔,导致沙层被纵横割裂,沙丘变得空虚松散,严重破坏了...
5月至7月是大沙鼠的繁殖高峰期。针对大沙鼠的危害程度,应采取不同的防治策略。◉ 轻度危害的防治 对于轻度危害,主要采用生态保护和天敌控制的方法,如封禁措施、人工补播和补种等,以改善荒漠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并维持其稳定性。同时,设置人工栖架,为鼠类的天敌如鹰、雕、隼、猫头鹰等提供捕食机会,增加...
熟悉却不熟悉学名的生..大沙鼠Rhombomys opimus (Lichtenstein,1823)啮齿目 鼠科 Muridae 大沙鼠属别名:大沙鼠 Great Gerbil
能量传递效率在两个营养级之间通常是10-20%,大沙鼠获得的能量不足荒漠梭梭树总能量的10%,除能量逐级递减外,更可能的原因是取食梭梭树的初级消费者不仅大沙鼠一种;防治鼠害通常采用生物防治,从生态系统信息传递(包括物理信息和化学信息等)的角度分析,具体的措施可以利用特殊的化学物质扰乱大沙鼠的雌雄交配或模拟天敌的...
大沙鼠 防治 技术规程 DB15T2354 2021 资源简介: 《大沙鼠防治技术规程》讲解了内蒙古自治区大沙鼠的监测调查、发生(危害)等级划分以及相应的防治技术和效果评价。该规程明确了大沙鼠的术语定义,并描述了具体的鼠害调查方法,包括踏查与样地调查,强调被害株率、有效洞口和捕获率的重要性。规程详细列举了监测时间和手段...
▲ 大沙鼠生活习性 ▲ 栖息地与洞穴 大沙鼠的生活习性方面,它们通常栖息在荒漠、戈壁、沙丘等地区。主要栖息地为荒漠和沙丘,洞穴分布广泛且复杂,不冬眠,白天活动。这些鼠类喜欢在土质松软且不易坍塌的地方构筑洞穴,而且在其聚集地,洞穴往往会连成一片,形成复杂的洞群结构。▲ 生殖与活动习性 大沙鼠并不冬眠,...
大沙鼠 形态特征:大沙鼠体长140~200mm,尾粗大,耳短小。头和背部毛为沙黄色或淡沙黄色,腹部毛色污白。尾毛密呈锈红色,后背部生有黑毛,爪粗壮而锐利,呈暗黑色。 生物学特征:大沙鼠一年繁殖2~3次,每胎5~9只,一般6~7只,在新疆北部每胎平均6.9只。每年4~9月为繁殖期,5~7月为繁殖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