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树蛙,Rhacophus dennysi,是一种生活在热带雨林中的美丽两栖动物。它们体型扁平而窄长,雄蛙体长可达81毫米,而雌蛙则稍大,体长约为99毫米。🐸👀头部扁平的它们,雄蛙的头长宽几乎相等,而雌蛙的头宽则大于头长。皮肤粗糙,布满小刺粒,指间蹼发达,第三、四指间全联。🤲🌈体背面是迷人的绿色,点缀着...
大树蛙(Zhangixalus dennysi)是隶属于无尾目(Anura)树蛙科(Rhacophoridae)张树蛙属(Zhangixalus)的两栖动物,别名大泛树蛙,分布在越南北部及我国河南以南地区,喜欢生活在潮湿的阔叶林地带,经常栖息于宽大叶片的背面。大树蛙平时多为绿色,后背有黄色斑点,身体两侧则分布有白色斑点。它们和其它树蛙...
大树蛙是一种体型非常肥硕的蛙类,它们雌雄的大小差异明显,雄性体长8厘米,而雌性则能长到10厘米以上。雄性大树蛙的头宽和头长接近,而雌性头宽明显大于头长。大树蛙的鼓膜大而明显,有着单咽下声囊,皮肤光滑,背面为鲜亮的绿色,它一般情况下背上面散布着少量不规则的棕黄色斑点,体侧则分布着白色的斑点,指...
大树蛙是“三有”保护动物,根据江苏省林业局今年发布的《江苏省陆栖脊椎动物名录(2024)》,此次在宜兴发现的大树蛙属江苏省两栖动物新纪录。在蛙类方面,调查人员还在宜兴市竹海景区发现了凹耳臭蛙的踪迹。凹耳臭蛙是2019年才在江苏省发现的中国特有蛙类。会发出超声波的蛙,目前全世界仅发现了两种,一种是印度...
大树蛙的体型扁平细长,体长可达99毫米(雄性)至115毫米(雌性)。其鼻眼间的吻棱显著,鼻孔靠近吻端,且鼻间距小于眼间距。鼓膜大而圆润,犁骨齿强壮且左右几乎平置。指端都配备了吸盘和横沟,这些特征使得它们能够轻松吸附在树干上。皮肤略显粗糙,液浸标本的背面布满小刺粒,而腹部及后肢股部下面则密布较大的...
白颌大树蛙(学名:-{Rhacophorus maximus}-)为树蛙科树蛙属的两栖动物。在中国大陆,分布于云南、西藏等地,多见于森林水塘水沟周围树上或草地上。其生存的海拔为1000米。形态特征 雄蛙体长67~84 mm,雌蛙体长70 mm左右。体较粗壮; 头宽略大于头长; 吻端斜尖或钝圆,略突出于下唇;鼓膜为眼径的1/2; ...
大树蛙,学名Zhangixalus dennysi,是一种两栖动物,隶属于无尾目树蛙科张树蛙属。它们主要分布在越南北部以及我国河南以南的潮湿阔叶林地带,常栖息于宽大叶片的背面。这种青蛙身体绿色,后背点缀着黄色斑点,两侧则布有白色斑点,别有一番美丽。与其他树蛙一样,大树蛙也拥有变色技能,这得益于它们皮肤内丰富的色素...
大树蛙属于脊索动物门、两栖纲、无尾目、树蛙科、张树蛙属,英文名为Large Treefrog,学名Zhangixalus dennysi。这种体型肥硕的蛙类,在国内外均有分布,南方地区以及缅甸和越南都能见到它们的身影。雄性大树蛙体长8厘米,而雌性则能长到10厘米以上,体型差异明显。它们鼓膜大而明显,单咽下声囊,皮肤光滑且背面鲜亮...
大树蛙通常栖息于宽大叶片的背面,身体两侧点缀着白色的斑点,后背则有着醒目的黄色斑点。与其他树蛙一样,大树蛙也拥有着变换肤色的神奇技能。这种技能源于其皮肤内含有的多种色素细胞,能够根据外界颜色调整黑色素细胞的体积大小。当黑色素细胞膨胀时,树蛙的肤色会偏向深色;而收缩时,则会呈现浅色,甚至有些树蛙如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