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是大乘佛教中追求觉悟、普度众生的修行者。《大智度论》对菩萨的修行境界、行为准则、发心动机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强调菩萨要以慈悲心为根本,发愿救度一切众生,通过不断的修行积累功德,最终成就佛果。六波罗蜜 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六种修行方法。论中对每一种波罗蜜都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大智度初品中摩诃萨埵释论第九(卷第五) 大智度初品中十喻释论第十一(第六卷) 大智度初品中佛土愿释论第十三(卷第七) 大智度初品中放光释论第十四之余(卷第八) 大智度初品中放光释论之余(卷第九) 大智度初品中十方菩萨来释论第十五之余(卷第十) 大智度论释初品中舍利弗因缘第十六(卷第十一...
大智度论(梵文:Mahāprajñāpāramitāśāstra;英语:Great Treatise on the Perfection of Wisdom),简称《智度论》、《智论》、《大论》,亦称《摩诃般若释论》、《大智度经论》、《大慧度经集要》、《摩诃般若波罗蜜经释论》,是大乘佛教中观派重要论著。 为论释《大般若经》之作。古印度时期龙树菩萨(...
佛教论书。简称《智度论》、《智论》、《大论》、《释论》,亦译《摩诃般若释论》。为论释《大品般若经》之作。传说古印度龙树著,后秦鸠摩罗什译。100卷。卷首所载僧叡之序称:“是以马鸣起于正法之余,龙树生于像法之末,正余易弘,故直振其遗风,莹拂而已。像末多端,故乃寄迹凡夫,示悟物以渐。又假...
大家都知道《大智度论》是解释《大般若经》的。但是,什么是“般若”呢?它又有什么重要性呢?“般若”是梵语。在胜义谛当中本来是不可说的;但为了利益众生,在世俗谛当中勉强翻译为妙智妙慧。这妙智妙慧能度痴暗、能灭烦恼、能遣颠倒、能断无明,令众生返本还源,彻证本性。怎么达到这样的效果呢?就是依诠释般...
大正藏第25册No. 1509大智度论 大智度初品总说如是我闻释论第三(卷第二) 龙树菩萨造 后秦龟兹国三藏法师鸠摩罗什奉 诏译 如《集法经》中广说:佛入涅槃时,地六种动,诸河反流;疾风暴发,黑云四起,恶雷掣电,雹雨骤堕,处处星流;师...
最新更新 第101章:佛教论书。简称《智度论》、《智论》、《大论》、《释论》,亦译《摩诃般若释论》。为论释《大品般若经》之作。传说古印度龙树著,后秦鸠摩罗什译。100卷。卷首所载僧叡之序称:“是以马鸣起于正法之余,龙树生于像法之末,正余易弘,故直振其遗风,莹拂
1篇幅太大,如金克木老先生所说,更像是一个印式传统随文解义的讲解记录。2有的说法这里独一份,很重要。但... 展开 0 Celina2023-05-12 15:02:20 鸿篇巨著啊啊啊啊啊,超厚的三册,抄心经的时候太过模糊,悟不到,为了深析内容买了这套大智度论,好难好难读,果然是佛家大智慧... 展开 0...
大智度论 白话译.docx,大智度论 白话译(56) 大智度论 白话译(56) 卷第十一 释初品中檀相义 问道人译 摘自中国佛教印经网 复次,以七宝、人民、车乘、金银、灯烛、房舍、香华布施 故,得作转轮王,七宝具足。 (又,用七宝、人民、车乘、金银、灯烛、房舍、香华布施 而得
《大智度论(白话本)》是1998年大千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龙树菩萨。内容简介 《大智度论》是《大品般若经》的注释,为龙树晚年的著作。此书对学说、思想、用例、传说、历史、地理、实践方法、僧伽等的解说甚为详细,可说是当时的佛教百科全书。本书内容阐明大乘菩萨思想及六波罗蜜的宗教实践,如卷四的尸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