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一卷。略称圆觉修多罗了义经、圆觉经。唐代佛陀多罗译。收于大正藏第十七册。凡十二章,系佛为文殊师利等十二菩萨说大圆觉之妙理。关于本经之翻译,见开元释教录卷九(大五五·五六五上):“沙门佛陀多罗,唐云觉救,北印度罽宾人也。于东都白马寺译圆觉了义经一部。此经近出不委何年,且弘道为怀务甄诈妄,...
全一卷。略称圆觉修多罗了义经、圆觉经。唐代佛陀多罗译。收于大正藏第十七册。凡十二章,系佛为文殊师利等十二菩萨说大圆觉之妙理。关于本经之翻译,见开元释教录卷九(大五五·五六五上):‘沙门佛陀多罗,唐云觉救,北印度罽宾人也。于东都白马寺译圆觉了义经一部。此经近出不委何年,且弘道为怀务甄诈妄,...
他运笔稳健有力,笔画之间过渡自然,不浮躁、不轻佻,显示出沉着冷静、一丝不苟的气质。用墨方面也较为讲究,墨色饱满且富有光泽,使整个作品看起来富有书卷韵味和灵动生命力。刘统勋小楷《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册(一),唐罽宾沙门佛陀多罗译,20.7x18.4厘米x33开,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此帖深得晋唐风采,...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善男子,空实无华,病者妄执,由妄执故,非唯惑此虚空自性,亦复迷彼实华生处,由此妄有轮转生死,故名无明。善男子,此无明者,非实有体,如梦中人,梦时非无,及至于醒,了无所得。如众空华,灭于虚空,不可说言有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是2009年7月1日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广超法师。内容简介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略称《圆觉经》,经名中的“圆觉”,是“圆满觉性”的意思,此经是讲述如来境界,阐扬万法实相是本来圆满觉性的经典。大乘佛法说,觉悟有圆满与不圆满的差别,佛的觉悟是最圆满的。...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善男子,觉成就故,当知菩萨,不与法缚,不求法脱,不厌生死,不爱涅槃,不敬持戒,不憎毁禁,不重久习,不轻初学。何以故?一切觉故,譬如眼光,晓了前境,其光圆满,得无憎爱。何以故?光体无二,无憎爱故。善男子,此菩萨及末世众生,修习此心,得成就者,于此无修,亦无成就...
《圆觉经》,全称《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是大乘佛教经典之一,深受中国汉传佛教各个宗派的重视。这部经典通过文殊师利、普贤、普眼等十二位大菩萨与佛陀之间的问答,详细阐述了如来圆觉的妙理和观行方法一、主要主题圆觉:定义:圆觉,也称为“圆满的觉性”,是诸佛的本性,也即佛性。它具有圆满、无缺、遍在、清...
全一卷。略称圆觉修多罗了义经、圆觉经。唐代佛陀多罗译。收于大正藏第十七册。凡十二章,系佛为文殊师利等十二菩萨说大圆觉之妙理。关于本经之翻译,见开元释教录卷九(大五五·五六五上):“沙门佛陀多罗,唐云觉救,北印度罽宾人也。于东都白马寺译圆觉了义经一部。此经近出不委何年,且弘道为怀务甄诈妄,...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略疏序》是唐代裴休创作的一篇散文。作品原文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略疏序 元亨利贞,干之德也。始于一气,常乐我净,佛之德也。本乎一心,专一气而致柔,修一心而成道。心也者,冲虚妙粹,炳焕灵明。无去无来,冥通三际;非中非外,洞彻十方。不灭不生,岂四山之可害?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