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秋以来,依托医共体总院建设,以县人民医院卒中中心为中心,协同县域内的各医共体分院;在医共体总院(人民医院)急诊科为主导的急救体系下,各分院与我院急诊科联系更加紧密;急性卒中患者得到了更好的救治。 虽然卒中中心2024年1月静脉溶栓的排名靠前,质控数据良好,但急...
心肺复苏(CPR)是抢救心脏骤停最有效方法,而黄金救援时间只有4分钟。心脏骤停发生后的1分钟内,立即实施心肺复苏(CPR)和运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开展急救,抢救成功率可达90%;每延误1分钟成功率下降10%,如果超过10分钟才开始抢救,患者的生存机会渺茫。近期常州...
应急救援、急救宣传等方面系统回顾了2022年全市院前急救重点工作,分析了存在的有关问题和不足,并对今年的工作进行了部署,以实施急救调度专业化、急救质量同质化、急救管理规范化、急救宣教普及化等“急救四化”工程为主线,精准发力、守正创新,着力构建全市大急救、大调度体系,推动烟台市急救工作水平再上新台阶...
00:00 / 00:00 倍速 当前设备不支持播放 你可以 刷新 试试 70017001.199-6f81a6ffb9d98b4c116c8e2ecd196eee 陈玉国:我国大急诊急救体系顶层设计者 2024-08-19 10:29 发布于北京|117 观看 0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看 中工网 粉丝2.4万|关注1 +关注 ...
陈玉国被称为我国现代急诊医学学科建设的引领者,他领衔建立了全国首家胸痛中心,在国内率先推出并践行“大急诊急救”体系建设的理念,被国家卫生健康委采纳并向全国推广。国家卫生健康委《胸痛中心建设与管理指导原则(试行)》就是由陈玉国代表全国急诊同行起草的,他搭建了“胸痛数据云平台”,通过牵头制定指南/共识(21...
王老伯说。上海市卫生健康委近日发布最新数据:通过连续三年上海市政府实事项目,上海全市新增急救分站32个。目前,全市急救分站总数达164个,覆盖16个区。全市有救护车907辆,年出车81万次,平均反应时间13.8分钟。 上海已构建全国规模最大的院前医疗急救体系,为市民密织一张坚实可靠的“生命安全救护网”。 “布网”,...
JCI认证始终以质量和安全为轴心,全面推进医院技术、服务和保障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患者来说,到通过JCI认证的医院就医,最大的益处就是医疗安全能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为此,院区内建立7大完备的急救体系,一旦院内999代码被激活,院内急救小组会带上抢救药品及器械前往救援,整个过程响应迅速,通道便捷,确保了挽救...
湘潭在线1月18日讯(湘潭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曾晓蓉)大急救体系建设是一项便民利民的重大民生工程。市第一人民医院正积极落实市委市政府有关要求,探索在河东建立大急救体系,更好满足河东地区人民对健康日益增长的需求。目前,河东地区在社区服务卫生中心建设、家庭医生签约等方面工作开展比较扎实,为大急救体系建设奠定了一定...
陈玉国分享了关于胸痛救治理念的几点看法:1.应以急诊科为核心,加快胸痛中心建设;2.优化诊疗流程:急性胸痛生物标志物在急诊科快速诊断和鉴别、危险分层、预后判断与治疗决策中起到关键作用;3.建立“大急诊急救”体系:大急诊急救体系是指院前急救、院内急诊、急诊重症监护病房以及院内多个学科共同合作所构成的紧急救援医...
构建区域大急救体系--省级临床技能培 训中心提升公众急救知识的实践与探索 学科分类:高等教育 课题类别:重点课题 关键词:公众;急救培训 预期研究成果:研究报告 课题设计论证 1、问题的提出、课题界定、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与研究价值 1.1 一、问题的提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