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解字》大徐本按语分析.pdf,大徐本按语中省形字较少,但也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是省去繁复的形旁的一部 分。二是省去形旁一部分,换成声旁。 四、训话研究 《说文》依据对小篆、古箱等古文字的形体分析,从先秦文献的大量用例中归纳 分析语言材料,通过互训、推源、义界
No 6 Journal of Wenzhou University · Social Sciences Nov, 2011 大徐本《说文解字》 水部讹误举隅 陈源源 (温州大学人文学院, 浙江温州 325035) 摘 要: 今通行之大徐本《说文解字》 由徐铉于宋太宗雍熙三年奉命校订, 流传至今已有一千多 年,其中变化自 然难免, 非《说文解字》 原貌, 使用 前需仔细...
大徐本《说文解字》四大版本小篆字形对比研究
大徐本《说文解字》校勘举例 The Examples of Collating ShuoWenJieZi Written by Xu Xuan 作者: 杨康 作者机构: 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贵州贵阳550001 出版物刊名: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 页码: 64-68页 年卷期: 2017年 第3期 主题词:�说文解字》;释义;讹误;校勘 摘要:现在通行的大徐本《说文解字》由...
说《文解字》大徐本按语研究 摘要说《文》成书之后,经过数百年的展转传写,其间又有唐李阳冰的窜改,以至 “错 误遗脱,违失本真”。宋太宗雍熙三年 (公元986年)命徐铱与句中正、葛湍、王维 恭等同校 说《文》,雍熙三年十一月完稿,太宗命国子监雕为印版。所成校订本 说
《说文解字》大徐本按语研究 摘要 《说文》成书之后,经过数百年的展转传写,其间又有唐李阳冰的窜改,以至“错误遗脱,违失本真”。宋太宗雍熙三年公元年命徐铱与句中正、葛湍、王维恭等同校《说文》,雍熙三年十一月完稿,太宗命国子监雕为印版。所成校订本《说文解字》,世称“大徐本”。在大徐本中,徐钝对《...
《说文解字》大徐本俗别字初探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大徐本《说文解字》水部讹误举隅
【摘要】现在通行的大徐本《说文解字》由徐铉于宋太宗雍熙三年校订,流布已有一千多年,在 传抄、刻印过程中难免发生变化,已非《说文解字》原貌,使用前需仔细校勘。文章利用字书、韵 书、史乘等文献对《说文解字》中“璱”“苌”“宭”等十六字的注释加以校订,发现其中文字讹、脱、乙倒之处甚多。勘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