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审院设立于日本明治时期初期。直至最高裁判所设立为止,大审院一直是日本近代(19世纪末-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的最高法院。 1875年(明治8年),大审院设立于东京,取代司法省(法务省前身)裁判所。自此,负责司法行政的司法省与行使司法权的大审院形成了明确的职权划分。 1890年(明治23年),《裁判所构成法》(明治...
日本的大审院起源于明治初期,其历史地位可追溯至最高裁判所成立之前,作为近代日本的最高司法机构,它的设立受到了法国破弃法院(Cour de cassation)的启发。大审院的主要职责是审理民事和刑事诉讼的终审案件,但其权限并不包括皇室裁判所、军法会议等特定机构管辖的案件,以及行政裁判所处理的案件,相...
大审院的内部结构设计严谨,主要分为民事部和刑事部。每个部门由五个专业的判事(最初的配置为七名)共同组成合议庭,负责各类案件的审理。在需要对原有的大审院法律解释(即判例)进行修订时,会根据案件类型进行特别处理。针对此类变更,会设立相应的临时机构。如果是涉及民事的案件,会成立民事总部联...
大审院的设置 明治八年五月二十四日,制定了大审院诸裁判所职制章程,统一了民事、刑事上告审理等全国的司法权,并将其从行政权中分离出来,从而使司法省排除了行政对裁判的干预。在大审院之下设有上等裁判所和府县裁判所,明治十年二月废止了地方官兼任判事的制度,最终实现了司法权的独立(二·十九)。第一任大审...
D.大审院 1. **选项分析**: - **A.大理院**:大理院是日本明治初期(1880年代前)设立的最高司法机构,但随着1890年《裁判所构成法》的颁布,大理院被废除,由大审院取代。因此不符合“二战前”的时间范围。 - **B.控诉院**:控诉院是日本旧司法体系中的中级上诉法院,负责审理地方法院的上诉案件,并...
A. 大理院 B. 控诉院 C. 最高法院 D. 大审院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D.大审院 注解:二战前,日本实行四级三审制,法院由区法院、地方法院、控诉院、大审院组成。大审院是全国最高的裁判机构,它对审判上的见解,对下级法院均有约束力,有权审理一般上诉案件以及危害天皇等重大案件的一审案件。...
1875年,日本历史上诞生了一个重要的司法机构——东京的大审院,它在明治8年取代了当时的司法省裁判所,标志着司法行政与司法审判职责开始清晰划分。1890年,明治23年的《裁判所构成法》(法律第6号)出台,进一步细化了司法体系。根据这一法律,大审院下增设了控诉院、地方裁判所和区裁判所等,强化...
与大审院不同,现在的最高裁判所根据《日本国宪法》设立,具备更为广泛的权力。它行使司法行政监督权,负责制定最高裁判所规则,还拥有违宪立法审查的职责,这些都是大审院所不具备的权限范围。在法官编制上,最高裁判所目前由15名法官(包括长官和判事)组成。而在大审院的历史上,其判事人数曾有...
日本在明治维新初期时 全国司法是大审院( ) 免费查看参考答案及解析 题目: 11、“说起英语来就像一个英国人”的唐廷枢,当上了香港大审院正翻译……凭着天才般的商业禀赋,利用职务之便,加之精通英语,……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沿海港口相继开辟为通商口岸,为外商推销商品和收购原料,一夜暴富,这一职业成为当时炙手...
A. 大理院:该名称主要用于中国清朝时期的最高司法机关,日本并未采用此名称,故排除。 B. 控诉院:属于日本明治时期的中级法院,负责二审案件,非最高裁判机构,排除。 C. 最高法院:二战后根据《日本国宪法》设立,取代战前机构,不符合题干“二战前”的时间要求,排除。 D. 大审院:明治宪法(1890年施行)确立的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