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宗伯 [ dà zōng bó ] 生词本 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 dà zōng bó ] 周官名﹐春官之长﹐掌邦国祭祀﹑典礼等事。《周礼.春官.大宗伯》:'大宗伯之职,掌建邦之天神﹑人鬼﹑地 之礼,以佐王建保邦国。'明清亦称礼部尚书为大宗伯。 内容来自网友贡献并经过权威书籍校验,百度提供平台技术服务。
大宗伯含义解释 大宗伯 [ dà zōng bó ] ⒈ 周官名,春官之长,掌邦国祭祀、典礼等事。《周礼·春官·大宗伯》:“大宗伯之职,掌建邦之天神、人鬼、地 之礼,以佐王建保邦国。”明清亦称礼部尚书为大宗伯。 什么是大宗伯引证解释 ⒈ 周 官名,春官之长,掌邦国祭祀、典礼等事。
大宗伯的职责,是掌管建立王国对于天神、人鬼、地神的祭祀之礼,以辅佐王建立和安定天下各国。用吉礼祭祀天下各国的人鬼、天神和地神。用禋祀来祭祀昊天上帝,用实柴来祭祀日、月、星、辰,用槱燎来祭祀司中、司命、风师、雨师。用血祭来祭祀社稷、五祀、五岳、用埋沉来祭祀山林、川泽,用毁折牲体来祭祀四方和...
历史官职> 大宗伯 ① 官名。《周礼》六卿之一,为春官之长。掌祭祀、礼仪,参议国政。属官有小宗伯中大夫二人,肆师下大夫四人,上士八人等。西魏末、北周仿 《周礼》建六官,复置为春官府长官,亦称“大宗伯卿”。正七命。参见“春官府”。②“礼部尚书”的别称。
大宗伯:大宗伯是古代中国周朝时期的一个重要官职,位列三公之一,主管国家的祭祀、礼仪等重要事务。在周朝的官制中,大宗伯是负责国家最高等级祭祀活动的官员,同时也是掌管礼制的最高长官。 小宗伯:小宗伯则是相对于大宗伯而言的次一级官职,通常也负责祭祀、礼仪等事务,但其地位和权力均低于大宗伯。在历史文献中...
号称“春官”“宗伯”“大宗伯”的大明王朝120位礼部尚书 #热点引擎计划#礼部尚书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的“春官”、“宗伯”、“大宗伯”。礼部这一机构最早出现在南北朝时期,隋唐时期,被整合成三省六部下的礼部。此后,礼部发展成为掌管国家礼仪、祭祀、宴享、贡举等事务的有司部门。由此,礼部尚书也成为皇帝...
确实,宗伯一职,起自周朝,掌管邦礼,有大宗伯为正,小宗伯为副。在明朝人的书里,大宗伯就是礼部尚书,小宗伯呢,则是礼部侍郎。朋友们读到此处,是否觉得明朝人有点麻烦呀。你就说大太监、礼部尚书、礼部侍郎不行吗?干嘛要拽文呢?这个嘛,我们不好苛责古人,也许当时的习惯就是这样的。便如现在好多人...
2345天气预报福建旅游天气频道提供莆田大宗伯第天气预报,提前预测大宗伯第天气预报一周、10天、15天、40天查询。
沙澄作为当朝的大宗伯(春秋以来对朝廷礼官的尊称)、礼部尚书,执掌清廷礼仪大典,条条依规循礼,不得半点差池;他能做到严谨有序,运行自如,康熙赞其“掌邦礼者,庶几不愧”(康熙十九年颁发圣旨语)。沙澄为官数十载,一贯清廉节俭,忠于职守。他...
宗伯庙位于青州市古城西南角,东临青州博物馆,西靠青州府衙,北依文庙、天主教堂。全庙占地面积7000平方米,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 宗伯庙是我国古代祭祀和纪念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的地方,始建于周朝初期,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宗伯庙内供奉着青州市文化名人、国学大师、儒学宗师——大宗伯(姬昌)。 大宗伯原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