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北京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北交所”)出现了一种特殊的市场现象——部分自然人股东在通过大宗交易获得股份后,迅速将其卖出,这种行为被称为“快闪式”减持。据公开信息显示,已有三位自然人因涉嫌违规减持而受到了北交所的监管措施。该现象引起了市场的广泛关注,并引发了关于股东减持行为对股价影响以及如何合...
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不仅有投资者铤而走险进行违规操作,一些上市公司大股东也开始逢高减持。根据公开信息,自9月以来,艾融软件和华信永道的重要股东分别通过大宗交易减持了近500万股和93万股。更为广泛的数据显示,仅在9月24日行情启动以来,北交所上市公司股东进行减持的案例就达到了24个,而今年前8个月的累计...
2023年8月30日,公司披露相关公告,其内容为控股股东DFTS于8月28日通过大宗交易减持公司股份34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比例0.47%,违反了中国证监会关于进一步规范股份减持行为的相关要求,DFTS承诺将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尽快购回已减持的340万股。9月6日,公司披露相关公告,其内容为DFTS将通过自筹资金于9月15日前购回此部分...
昨日,北交所发布公告称,近日,北交所发现个别投资者通过大宗交易自大股东处受让股份后,短期内卖出,违反了大宗交易受让方在受让后6个月内不得减持的相关规定。北交所从严从快予以查处,对相关投资者实施公开谴责并限制证券账户交易6个月等监管措施。据北交所官网披露,日前,北交所就上述情形对汪小清、孙肖文、...
大宗交易减持及节税问题解读(办理指南) 一、什么是大宗交易 1、大宗交易:针对的是一笔数额较大的证券买卖。一般是指交易数量和金额都非常大,远远超过市场的平均交易规模。 我国现行有关交易制度规定,如果证券单笔买卖申报达到一定数额的,证券交易所可以采用大宗交易方式进行交易。
通知强调,二级市场减持范围,包括集中竞价交易和大宗交易,并将减持时间区间从6个月缩短至3个月。此外,值得注意的是,通知还新增加了大宗交易预披露要求。为了防范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在不符合条件的情况下通过大宗交易减持股份,本次新增了大宗交易的预披露义务,要求其参照集中竞价的规定提前15个交易日预披露,并做...
📌中国证监会于2024年5月24日发布了新的减持规定,其中大宗交易部分有重要变化。以下是关键要点:1️⃣ 预披露要求:上市公司大股东、董监高计划通过交易所大宗交易方式减持股份的,需在首次卖出股份的15个交易日前向交易所报告并披露减持计划。这与以往只有基于承诺的强制遵守不同。2️⃣ 减持区间限制:预披露的...
大宗交易减持规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大宗交易减持的适用范围 大宗交易减持规定主要适用于上市公司大股东、董监高等特定股东。这些股东通过大宗交易方式进行股份减持时,需遵守相关规定。但需注意,大股东减持其通过二级市场买入的上市公司股份,并不适用这些规定。 二、大宗交易减持的预披露制度 根据《减持规定》,...
中国证监会于2024年5月24日发布《上市公司股东减持股份管理暂行办法》《上市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所持本公司股份及其变动管理规则》。同日,上交所和深交所分别发布了相关监管指引(以下统称“新规”)。在新规之下,大宗交易减持规则发生了较大变化,为此本文通过梳理大宗交易减持的相关规则及监管案例,归纳大宗交易减...
大宗交易减持是股市中的一种特殊交易方式,通常涉及到大股东或持股5%以上的股东在一定时间内通过非公开市场的方式,将其持有的大量股份转让给其他投资者。这种方式与普通散户在二级市场上的买卖有所不同,大宗交易通常是单笔交易额度较大,且交易价格与市场价格可能存在一定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