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水土造就一方豪杰,一座古厝记载一氏兴衰,每座古民居似乎都记载着一个家族兴盛的往事。 在柘荣,有这么一座坐落于崇山峻岭之间的大宅院,历经数百年风霜,至今风采依旧。这就是位于乍洋乡凤岐自然村的吴氏大宅,它是柘荣最大的古民居。 凤岐吴氏大宅建于清乾隆、嘉庆...
在广西玉林兴业县蒲塘镇石山村石山坡,一座座气势恢弘的古宅令人心生仰望,不用旁人指点,你就能看出这座古宅的主人身份和年代。 兴业县蒲塘石山坡萧氏古民居群共十多座,让我们一起来探寻这些保存完好的传世大宅和它们的神秘往事吧。没有经历过大的自然灾害,没有经过战争风雨的破坏,石山坡的众多萧氏古宅得以保存...
走进汝氏大宅,院墙、门窗、楼厅……处处斑驳,显示着它历经沧桑的厚重。 汝家最早居住地在黎里镇上岸的楼下浜至汝家湾堂弄一段。汝氏大院历经沧桑,已不复当年繁盛,但雕砖门楼仍可见其雕刻的精美。 古人言:宅以门户为冠带。民间则有“无雕不成屋,有刻斯为贵”的说法。 黎里的那些明清古宅,大多都建有砖雕...
新中国成立后,李氏大宅是下茆乡管委会(乡公所)所在地,也是下堀大队的办公场所,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之后,又成为下茆人民公社办公场所,公社的所有部门都设在李氏大宅。《四会文史》撰稿员陈广林1959年开始担任下茆公社党委书记,曾在李氏大宅住过一段很长的时间,见...
探访永嘉菇溪郑氏大宅:两百年芳华今犹在 在永嘉菇溪有一座200多年历史的郑氏古宅,这就是家喻户晓的坦头三进屋,当地人称“坦头三退屋”。其 老屋今貌。 老屋一角。 温州网讯 在永嘉菇溪有一座200多年历史的郑氏古宅,这就是家喻户晓的坦头三进屋,当地人称“坦头三退屋”。其实,坦头三进屋分前、后三进,共六进...
[地理·中国]吴氏大宅如何抵御山洪? 00:05:48 [地理·中国]一碗柘荣红糟泥鳅面 鲜而不腥 温热润肠 00:03:15 [地理·中国]吴氏大宅集居住、生产、仓储三个功能于一体 00:06:47 [地理·中国]柘荣剪纸是柘荣极负盛名的手工技艺 00:01:26[地理·中国]吴氏大宅集居住、生产、仓储三个功能于一体来源...
据记载,凤岐吴氏大宅始建于清乾隆年间,历经数代人的努力才得以建成。在过去的几百年间,吴氏家族在这里繁衍生息,人才辈出。他们在这里辛勤劳作、耕读传家,创造了辉煌的家族文化。大宅中保存的许多族谱、牌匾、楹联等文物,都成为了研究吴氏家族历史和地方文化的珍贵资料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曾经繁华一时的...
在闽东的柘荣县,有一座凤岐吴氏大宅,它与福鼎市的磻溪蛤蟆袋、点头连山、白琳翠郊的吴家宅邸同时修建,共同见证了吴氏家族的繁荣与辉煌。这些大宅都是乾隆年间延陵郡长岐吴氏子望公为“元、亨、利、贞”四房子孙精心打造的。这些大宅的内部结构一致,都是平面为中轴对称的三排三进式合院,分割为多个由天井和走廊串联...
泰顺胡氏大宅 位于浙江泰顺的一个小山村,有一座古代官宦人家的老宅 老宅的座落与建造精美绝伦 石板路铺的平整有序 高耸的石墙 屋旁的老树长满苔藓,仿佛诉说屋主人曾经的故事
[地理·中国]吴氏大宅如何抵御山洪? 00:05:48 [地理·中国]一碗柘荣红糟泥鳅面 鲜而不腥 温热润肠 00:03:15 [地理·中国]吴氏大宅集居住、生产、仓储三个功能于一体 00:06:47 [地理·中国]柘荣剪纸是柘荣极负盛名的手工技艺 00:01:26[地理·中国]吴氏大宅的生活用水从何而来?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