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纲八目是一个汉语成语,三纲是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八目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语出《大学》。简介 《大学》提出了“三纲领”和“八条目”,强调修己是治人的前提,修己的目的是为了齐家、治国、平天下,说明治国平天下和个人道德修养的内在联系。也有人根据“三纲”和“八目”...
《大学》开篇即提出,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即明德、新民、止于至善。朱熹认为这是大学之道的“三纲领”,它既是《大学》的纲领旨趣,也是儒学“垂世立教”的目标所在:修心炼己、实践道德的目的,是为了以德治国,使天下太平安定,使民族复归于道德社会的状态...
[填空题]大学之道的三纲领是:()、、()。 答案 解 明德、亲民、至善 结果三 题目 【题目】[填空题]大学之道的三纲领是:()、)、()。 答案 【解析】解明德、亲民、至善相关推荐 1大学之道的三纲领是: 、 、 八条目是: 、 、 、 、 、 、 、 2[填空题]大学之道的三纲领是:()、、()。 3【题...
“三纲领”指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是《大学》的纲领旨趣和儒学目标。“八条目”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实现“三纲领”的具体步骤和儒学人生进修阶梯。 《大学》概述及其思想背景 《大学》是儒家经典之一,约为秦汉之际的作品,后南宋理学家...
《大学》之道:三纲领八条目“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
大学之道的三大纲领:大学的学问在于彰显光明的德行(明明德),通过亲近民众(亲民)并以至善为目标(止于至善)。这里的“明”字,一是动词,代表着推广和发扬,二是形容词,象征正大光明;“德”则涵盖了道德品质和政治伦理。六要素阐述:做人的过程需要知止、定心、静思,只有先设定明确的目标(止)...
题目大学之道的三纲领是:( )、( )、( )。八条目是:( )、( )、( )、( )、( )、( )、( )、( )。八条目是实现三纲领的途径。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反馈 收藏
《大学》提出了“三纲领”和“八条目”,强调修己是治人的前提,修己的目的是为了治国平天下,说明治国平天下和个人道德修养的一致性。《大学》开头就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就是后人所说的《大学》“三纲领”。所谓“明明德”,就是发扬光大人所固有的天赋的光明道德。所谓“在亲民”,是...
“三纲八目”之间的关系是“八目”是实现“三纲”的具体步骤。根据查询百度题库显示,原题:《大学之道》中“三纲领”“八条目”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答案:“三纲八目”之间的关系是“八目”是实现“三纲”的具体步骤。三纲是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八目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