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1925年加藤新吉拍摄的张家口大境门。 张家口张库大道历史文化研究会理事刘振瑛介绍,从明朝隆庆五年起,张家口大境门外(现在的大境门元宝山一带)就逐渐形成了在历史上被称为“贡市”和“茶马互市”的边贸市场。 民国时期的大境门。 来自蒙古草原和欧洲腹地的牲畜、皮毛、药材、毛织品、银器等在这里换成了丝绸、茶叶...
景区简介 大境门位于张家口市区北端,建于清顺治元年(公元1644年)具有350多年历史。它是一座条石基础的砖砌拱门,门墙高12米,底长13米,宽9米,有木质铁皮大门两扇。顶部为一平台,长12米,宽7.5米。外有1.7米高的垛口,内有0.8米高的女儿墙。门楣有察哈尔都统高维岳——当时的地方军政首脑于1927年书写的...
大境门建于清顺治元年(公元1644年),距今已有370多年历史,是张家口标志性建筑。 与其相连的长城始建于明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是在北魏长城的基础上修建的,距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 1927年,时任察哈尔都统高维岳在大境门门额书写了“大好河山”四个颜体大字,增添了景区的气势。 大境门在历史上曾是兵家必争之地,也...
被誉为“万里长城第一门”的大境门,是塞外山城张家口的地标与名片。它与山海关、居庸关、嘉峪关并称长城“四大关”,是其中唯一以“门”命名的关隘。门楣上,“大好河山”四个大字气势豪放,笔力苍劲,现已成为游客们拍照“打卡”的首选。站在大境门下,向上仰望,可见巍峨长城沿山体蜿蜒盘旋。顺着城墙拾级而上,...
大境门,又称“长城第一门”,坐落在张家口市区北端,是明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通往蒙古高原的重要通道之一。始建于明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距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它不仅是军事防御的象征,更是中原与北方游牧民族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枢纽。站在大境门下,抬头仰望,那斑驳的城墙、厚重的门洞,仿佛每一块砖...
张家口市大境门景区简介 张家口市大境门景区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赤城县境内,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宣化的象征和标志,是以古长城为依托的以长城文化、民族文化为内涵的国家4A级景区。大境门历史悠久,气势宏伟,是我国长城上的一座著名关隘,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境门始建于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为宣府镇总兵关隘。清...
《大境门》讲述了张家口巨商王瑞昌在张库大道上的经商奋斗的故事,再现了时局动荡下这条中国北方的进出口贸易陆路通道的兴衰史。年满18岁的王瑞昌随舅舅赴张家口经商,孙家镖局为其押货。镖局逆子马戎与人勾结途中劫镖,王瑞昌侥幸逃脱,舅舅却因此丧命。孙大冲之女孙承霞与马戎暗中相好、劫镖之事败露后,马戎逃出孙...
境门”,“境门”意思是指边境之门。历史上张家口是扼守京都的北大门,连接边塞与内地的交通要道,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同时,同时也是各民族百姓的交通和贸易关口。1927年察哈尔督统高维岳在大境门门楣上书写的“大好河山”四大颜体大字,苍劲有力,颇为壮观,更为大境门增添了风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