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粮饷的缺乏,一些非正常的手段也被用上。就在大同兵变平定不久,巡抚蔡天祐就以粮饷匮乏,上疏建议:大同、宣府、榆林、山西等处,凡是军官坐法者,可以交米赎罪,这个建议得到了嘉靖帝的同意,下令自今开始,军官犯罪,刑期一年,可以纳米十石赎罪还职,但不许再管具体事务。以上,我们可以看到,大同镇粮饷的缺...
朱振还说到大同安定之后,应该给朝廷打个报告说清楚事情原委,祈求朝廷的招安和宽恕,叛军也都同意。 叛军在占领大同之后,按照朱振的军规严于律己,也博得了大同百姓和在大同有产业的高官的好感。 正是这些原因,朝廷才商议在处置大同兵变时,产生了招安的想法。 当大同城安定之后,朱振就派遣副手时陈带着请罪表直奔北京请...
当大同兵变的信息传到朝廷后,嘉靖皇帝非常震惊,他立即召集所有的大臣进行商讨。在各位大臣的建议下,嘉靖对事件进行了评价,认为问题出在已故的张文锦和贾鉴身上,是他们的管理不当和刻薄督工导致了这场叛乱。然后,他在8月29日做出了决定,包括派遣兵部左侍郎李昆到大同宣读赦免乱军的圣旨,让宣府都御史李铎作为大同...
兵训严苛、财政拮据、城防薄弱,大同兵变的爆发再次凸显了当时军政体系的种种弊端。军变的发生,不仅使得大同陷入了混乱无序的状态,更为整个明朝的边疆稳定带来了沉重的打击。这一时期的大同兵变,是明朝晚期政治腐败和军事失控的一个缩影,也为历史留下了深刻的反思。总体而言,大同兵变的发生是政治、军事和社会多种...
1、嘉靖三年大同兵变 大同乃是古云中之地,它南蔽太原、西接榆林、东连上谷、北对塞外,为九边重镇之一,也是京师西陲的屏蔽。由于这里地势平坦,面对倏忽往来的蒙古骑兵无险可守,于是巡抚张文锦在镇城北90里筑了五个堡,作为防御蒙古骑兵的前哨。嘉靖三年秋七月,堡垒筑好了,需要选调镇兵2500家去驻守,每堡500...
嘉靖十二年的大同兵变 吴天有 继嘉靖二年兵变之后,嘉靖十二年(1533)十月六日夜,大同镇戍军攻杀总兵官李瑾,放火烧毁帅府和都察院,再次发生兵变。 这次兵变,同样是由大同镇的防务而引起。 嘉靖二年 ( 1523) 大同兵变后,张文锦所筑五堡也被废弃,大同镇的防御形势更...
朝廷收到大同兵变的消息后,也决定优选招抚。为了缓解叛军的疑虑,朝廷派兵部左侍郎李昆前往大同,向叛军宣读赦免他们的敕书。另外朝廷也任命了新的巡抚、总兵、镇守等,安抚叛军的同时也开始管制混乱的大同,就此大同紧张的局势也随着叛军的情绪一并慢慢安定下来。然而屋漏偏逢连夜雨。十月回酋速坛儿等率二万骑寇边...
崇祯朝的甲申之变终结了明朝长达276年的统治;万历朝的甲申年,大明王朝的命运被张居正清算,他差点遭受起尸剖腹之辱,其新政被废除,为明朝的衰亡埋下了祸根;而嘉靖朝的甲申年,则发生了一场骇人听闻的兵变,重要边境城市大同深陷乱军之手,朝野震动,边疆动荡。为了对抗游牧部落的侵袭,明朝在北部边境建立了九座...
4. 兵变被搞定与历史的循环注:“平息”可替换为“搞定”,“轮回”可替换为“循环”,这样的表述更加口语化。朝廷被大同兵变的消息给惊着了。这突然冒出来的叛乱,不光让边疆安全受到威胁,还把朝廷里头的问题给显出来了。碰着这么个危机,朝廷麻溜地行动起来,打算用招抚跟剿灭一块儿使的办法来对付。“咱得赶紧...
大家都知道武昌起义是下层军士的起义,起义成功后,碍于自己没有号召力,便推举清朝高官黎元洪为代表。无独有偶,明朝嘉靖三年(1524年),在大同也发生了下层军士的暴乱,也称“第一次大同兵变”。叛军成势之后也推荐了明朝官员为领袖,代表自己和明朝交涉,这个人就是朱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