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下旬,江青冒着料峭春寒抵达上海,一见到柯庆施就异乎热情地表示:“我支持‘大写十三年’!柯老,我们对文艺界的看法可以说完全一致!”原来,江青在北京找中宣部、文化部领导提出“批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牛鬼蛇神”受到冷遇,对柯庆施在上海提出“大写十三年”感觉是不谋而合,连声说道:“我来到上海觉得非常亲切,上...
这也是江青这次来上海最重要的一个原因。 1963年1月4日,在上海文艺会堂举行的元旦联欢晚会上,柯庆施提出了“大写十三年”的口号。1月6日,《解放日报》和《文汇报》刊登了柯庆施的这篇讲话。柯在讲话中说:“今后在创作上,作为指导思想,一定要提倡坚持‘厚今薄古’,要着重提倡写解放后十三年,要写活人,不要写古人...
其实,“大写十三年”这口号,与其说是柯庆施提出来的,不如说是柯庆施和张春桥一起提出来的。姚文元“紧跟紧追”,成为这一口号的最积极的鼓吹者。 1月6日,《文汇报》报道了柯庆施的讲话,顿时在全国文艺界掀起一场轩然大波。 柯庆施的“大写十三年”的片面性口号,立即遭到周扬、林默涵、邵荃麟等的坚决反对。 张春桥...
文档介绍:“大写十三年”口号的由来上海闻风而动 1963 年1月4日, 上海文艺界新年联欢会在文艺会堂举行。因为事先接到“会议重要, 务必出席”的通知, 上海文艺界主要人物差不多都到齐了。中共上海市委第一书记、上海市市长柯庆施亲临讲话。他首先称赞了话剧《第二个春天》、电影《李双双》和话剧《霓虹灯下的哨兵...
其实,“大写十三年”这口号,与其说是柯庆施提出来的,不如说是柯庆施和张春桥一起提出来的。姚文元“紧跟紧追”,成为这一口号的最积极的鼓吹者。 1月6日,《文汇报》报道了柯庆施的讲话,顿时在全国文艺界掀起一场轩然大波。 柯庆施的“大写十三年”的片面性口号,立即遭到周扬、林默涵、邵荃麟等的坚决反对。
1963年年初,柯庆施提出了“大写十三年”的口号。这个口号与江青当时的思想不谋而合,因而深受她的赏识。
纪事本末 l J s BM 上海闻风而动 “大写十三年” 口号的由来 ■朱 安平 20世纪60年代初,随着 “ 以阶级斗争为纲” 上升为社会主潮 ,在文艺问题上发生了愈来愈严重的 “左” 的偏差。 “大写十三年” 口号的提 出及推行就是一个典型例证,曾在文艺界引起很大震动。虽是创作题材即所谓 “ 写什么” 的...
“大写十三年”引风波,反对方周扬、林默涵,邵荃麟等人,指出,“大写十三年”有很大的片面性,妨害文艺创作,认为要“写一百零五年”,“不要太狭窄,要多样化。”支持者张春桥、姚文元则面对面辩论,他们提出“题材决定论”,强调社会主义性质的文艺只能反映13年的革命和建设生活。5月24播出 ...
“大写十三年”的口号及理由是荒唐的。按照这个逻辑,产生于资本主义社会的马克思主义,产生于民主革命年代的左翼文学都不属于科学社会主义思想体系。这当然是不符合历史的真实的。柯庆施提出“大写十三年”有其来由,他是针对广州会议上周恩来、陈毅关于文艺创作可以而且应该由作家自由选择题材的讲话来的。他不仅不准上海市传...
好“大”常偏爱“霸”出假——漫谈“大写十三年”的危害和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