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致全国优秀教师代表的信中强调:“新征程上,希望你们和全国广大教师以教育家为榜样,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和抱负,自信自强、踔厉奋发,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如今,我国教育普及水平已实现...
一个老师,如果只知道“授业”“解惑”而不“传道”,不能说这个老师是完全称职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好老师心中要有国家和民族,要明确意识到肩负的国家使命和社会责任。第二,做好老师,要有道德情操。教师的职业特性决定了教师必须是道德高尚的人群。2018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北京大学与师生座谈,又谈到好老师...
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大先生”的标准,“大先生”是“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是“促进学生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人”,要“成为被社会尊重的楷模,成为世人效法的榜样”。先生之“大”,不在于学校之大,也不在于职称之高,而应在学问之深、品德之高、格局之大等。古有孔子、朱熹、韩愈,今有梁启超、蔡元...
2023年教师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信全国优秀教师代表时明确提出并深刻阐释了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为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建设教育强国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要引领广大教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大力弘扬和践行教育家精神,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坚定志向和远大抱负,努力成为新时代...
培育能为乡村育人的“大先生”乡村“大先生”必定是躬行乡村、献身教育,能“教得好”的乡村教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扎实的知识功底、过硬的教学能力、勤勉的教学态度、科学的教学方法是老师的基本素质,其中知识是根本基础。”这对乡村教师来讲尤为重要。首先,要尊重规律,做立德树人的智者。陶行知先生说,“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讲好思政课不容易,因为这个课要求高。”思政课的特殊性首先体现在它具有鲜明的政治属性,这要求思政课教师必须具备更高的政治素养,比如要更善于从政治上看待和分析问题,在大是大非问题上有更明确坚定的政治立场等;思政课的特殊性也体现在具有突出的思想性,必须直面社会思想领域的热点难点问题...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强调新时代新征程上,思政课建设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必须有新气象新作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始终坚持把学校思政课建设放在教育工作的重要位置,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政课建设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思政课发展环境和整体生态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今天,我们梳理了习近平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合格的老师首先应该是道德上的合格者,好老师首先应该是以德施教、以德立身的楷模。”新时代的“大先生”,是对有德业者的尊称,就是要在“有道德情操”的基础上,还有风雅高尚的德行。德高望重、为人师表,是“大先生”的形象特征。“大先生”着力言传,但更加注重身教,善于以人格魅力、...
培养新时代的“大先生”(新论)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不久前,教育部决定实施新时代中小学名师名校长培养计划(2022—2025)(以下简称“双名计划”),旨在培养造就一批具有鲜明教育理念和成熟教学模式、能够引领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名师名校长,培养为学、...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对教师来说,想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自己首先就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在学生眼里,老师“吐辞为经、举足为法”,一言一行都给学生以极大影响。立德树人是教育之根本,教师应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在是非、曲直、善恶、义利、得失上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引领学生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