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来源: 解析 A 外交使节依次分为大使、公使和代办三级,在驻有国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即不受当地法律约束),使馆一般设在各国首都. 故选A. 本题考查的是外交使节级别.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外交使节的级别高低划分.反馈 收藏 ...
外交级别一般分为五级:盟国、大使级、代办级、断交和战争状态。《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中确定的国家外交关系只有大使级和公使级两种,大使和公使都是一个国家元首派向驻在国的国家代表。目前基本没有公使级别的外交关系,公使仅仅是作为一个外交等级的标志保留。而外交降级一般是通过驱逐大使,从大使级降为代办级关系。所谓...
1. 大使:全称为“陆芹清特命全权大使”,是最高一级的外交使节。由一国元首向另一国元首派遣,享有比其他两个等级(公使、代办)的外交使节更高的礼遇,有权请求驻在国元首接见,与驻在国高级官员谈判。其主要职责为:负责外交代表机关职能的实施和遵照本国政府指令全权处理外交代表机关的事务。驻一国大...
丹麦、芬兰和冰岛一般都不派大使。这种情况直到二战之后才有所改变,瑞典等国也开始派遣大使。同这三个级别相对应,外交代表机构的名称也不尽相同。一般是以大使为馆长的就叫“大使馆”,以公使为馆长的为“公使馆”,而以代办为馆长的则称“代办处”。大使或公使不在的时候,会由其副手担任临时代办主持馆务。
首先,大使、公使和代办这三个职位在外交上代表了国家元首。但这种身份并不代表他们在内部行政级别的统一性。个人的行政级别,比如是处级、厅级还是副部级,决定了他们在事务轻重缓急、优先级上的差异,进而影响工作效率。具体来说,大使、公使和代办在授权范围内,代表国家元首行使国家的外交职能。这种权力的...
结合所学可知,1815年,维也纳会议正式通过了《关于外交人员等级的章程》,规定了大使、公使、代办三级外交代表制度,故A正确,排除BCD。 故选:A。本题主要考查了国际法的形成与外交制度的建立,考生可结合材料“1815年,维也纳会议正式通过了《关于外交人员等级的章程》,规定了四级外交代表制度。下列衔级从高到低排列正确...
1815年,维也纳会议正式通过了《关于外交人员等级的章程》,规定了四级外交代表制度。下列三个衔级从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A. 大使、公使、代办 B. 大使、代办、特使
越南、古巴、日内瓦等大使为副部级,其余为正厅级或副厅级。公使最高为正厅级,最低为正处级。代办最...
代办:代办是作为使馆馆长的大使或公使因故缺位时,由代办担任驻该国的最高代表。代办的担任者一般是作为首席馆员的政务参赞。 临时代办:两国建交后,首要外交代表就任前,被派往接受国办理建馆事宜的首席外交人员,也称临时代办。临时代办不是依据国书就任的,因而不是正规的外交使节。有时一国为了对驻在国政府表示不满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