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摩诃萨八万人,皆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退转,皆得陀罗尼,乐说辩才,转不退转法论,供养无量百千诸佛,于诸佛所植种德本,常为诸佛之所称叹。以慈修身,善入佛慧,通达大智,到于彼岸,名称普闻无量世界,能度无数众生。“《大乘妙法莲华经》在介绍完参会的阿罗汉以及佛弟子后,着重的介绍了这八...
妙光菩萨持妙法莲华经。满八十小劫。为人演说。日月灯明佛八子。皆师妙光。妙光教化。令其坚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日月灯明佛用了六十小劫,说法华经,大众皆默然端坐,承受圣旨。说是经已,即于梵(梵天王)、魔(魔王)、沙门(译作「勤息」...
是《妙法莲华经》的总序,叙述了此经的缘起,释迦牟尼佛(后简称佛陀)在耆阇崛山为大众宣说《无量义经》后,入无量义三昧,瑞相纷现,佛的眉际白毫放大光明。文殊师利菩萨告知,释迦牟尼佛将为大众宣说《妙法莲华经》,逢此法会者有诸大比丘、菩萨众、天龙八部诸王及...
《法华经》全称为《妙法莲华经》,“妙法”是指本经所说之法精深微妙,“莲华”是用莲花来形容经典的纯洁无瑕。虽然《妙法莲华经》的经题只有五个字,但是其内涵十分深刻,据说唐代智者大师光解释这五个字的经题就曾用了三个月之久。关于《法华经》的编集时间,学术界主要认为此经是在纪元前后、不迟于公元1...
印广法师《妙法莲华经》第83讲 各品大意 序品 是本经的总序,佛说无量义经后,入无量义处三昧,天上降下种种妙华,佛的眉间白毫放大光明。弥勒菩萨因疑发问,文殊师利菩萨作答:过去诸佛宣说《法华经》前,皆现此瑞。暗示佛说此经之殊胜处有别于他经,唤起大众的注意。
妙法莲华经,佛教经典,简称《妙法华经》《法华经》,后秦鸠摩罗什译,共七卷。是天台宗依据的主要经典。不同译本 异译本现存有:西晋竺法护译《正法华经》十卷二十七品;隋阇那崛多和达摩笈多重勘梵文,译为《添品妙法莲华经》七卷二十七品。鸠摩罗什译本原是七卷二十七品,其《普门品》中无重诵偈。后人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