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诗人陆游的《夜泊水村》 腰间羽箭久凋零,太息燕然未勒铭。 老子犹堪绝大漠,诸君何至泣新亭? 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记取江湖泊船处,卧闻新雁落寒汀。 赏析 此诗写出作者虽怀报国壮志而白发催人的悲愤。古今诗人感叹岁月不居、人生易老者颇多,但大都从个人遭际出发,境界不高。陆游则不同...
这首诗写了诗人陆游山村闲居时的见闻感受,慷慨苍凉、饱含爱国热忱。全诗以夜泊水村所见的景象而写怀遣闷,寄慨遥深。用典贴切,出语自然,感情充沛,使本诗在悲歌中又显出沉雄的气象。 第一副对联写的是退守乡间,长期离开战场,没有机会抵抗敌人的荒凉。《羽箭长逝》,表现了长期无所事事、被遗弃的压抑。“颜冉没...
古诗词赏析第四十三首:夜泊水村。夜泊水村陆游【宋】腰间羽箭久凋零,太息燕然未勒铭。老子犹堪绝大漠,诸君何至泣新亭。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记取江湖泊船处,卧闻新雁落寒汀。译文:已经很久没有使用过腰间悬挂的羽箭,他们都已经 - 古诗词文学赏析于2
《夜泊水村》是宋代诗人陆游于淳熙九年在成都时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尾联照应标题,写自己夜泊水村的景象。以景结情,新雁在汀州之上徘徊,找不到可以安栖的地方,听到新雁落在小洲上的声音来营造凄凉的氛围。对比强烈,前三联极力写自己还要想要为国征战沙场,还有一腔的报国热情,此联写孤寂的现实,两相对比,抒发...
这两句是借象表意,间接抒情(借景 抒情)。全诗以夜泊水村所见的景象而写怀遣闷,寄慨遥深。用典贴切,出 语自然,感情充沛,使本诗在悲歌中又显出沉雄的气象。【高考练兵】1.请说说“老子犹堪绝大漠”一句 夜泊水村 中“绝”的妙处。(3分)2.结合诗句,说说诗歌表达了作者哪些情感?(4分)
赏析 《夜泊水村》这首诗是陆游在晚年时期创作的,诗中表达了作者强烈的爱国情怀和壮志未酬的遗憾。首联“腰间羽箭久凋零,太息燕然未勒铭”,以弓箭为象征,表现自己虽已年迈,但仍渴望为国家做出贡献的心情。颔联“老子犹堪绝大漠,诸君何至泣新亭”,则是对那些因为畏惧艰难而放弃报国的人们进行讽刺。 颈联“一身报...
夜泊水村① 陆游 腰间羽箭久凋零,太息燕然未勒铭。 老子犹堪绝大漠,诸君何至泣新亭②。 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记取江湖泊船处,卧闻新雁落寒汀。 [注]①这首诗作于溥照九年(1182)秋.作者时年五十八步岁。②新亭:又名劳劳亭,在今南京市南。东晋时中原沦陷,王室南渡,有一些过江的士大夫在...
陆游是南宋时期著名的爱国诗人,也是坚定的主战派,但是其空有一腔报国壮志,却又没有用武之地,由于当时的南宋朝廷并没有想过要去收复失地,仅仅逃到南方偏家一隅,使得像陆游这种坚定的主战派,一直是受到打压和排挤,最终不得不选择离开临安,回到故乡山阴隐居,而这一时
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宋代诗人陆游《夜泊水村》诗词赏析《夜泊水村》陆游腰间羽箭久凋落,太息燕然未勒铭。老子犹堪绝大漠,诸君何至泣新亭?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记取江湖泊船处,卧闻新雁落寒汀。赏析此写出作者虽怀报国壮志而白发催人的悲愤。古今诗人感叹岁月不居、人生易老者颇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