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夜听捣衣① 月下听砧 (东晋)曹毗 (唐)刘长卿寒兴御纨素,佳人理衣衿。 夜静掩寒城,清砧发何处。冬夜清且永,皎月照堂阴。 声声捣秋月,肠断卢龙戍③。纤手叠轻素,朗杵叩鸣砧。 未得寄征人,愁霜复愁露。清风流繁节②,回飙洒微吟。嗟此往运速,悼彼幽滞心。二物感余怀,岂但声与音。 [注]①捣衣:...
以下各句均从这一动作引发联想:首先围绕着捣衣女子的装饰、砧石、舂杵,化用大量典故,写女子月下捣衣的美丽场景。“小鬟”用汉明帝马皇后的故事。马后美发,梳四起大髻,还有余发绕髻三匝。眉不施黛,独左眉角小缺,补之如粟。“瑱”指耳珰。“圆腰”可能是一种包裹于腹上的巾帕。这两句写女子浓发小鬟...
1夜听捣衣 月下听砧[东晋]曹毗 [唐]刘长卿寒兴御纨素,佳人理衣衿。 夜静掩寒城,清砧发何处。冬夜清且永,皎月照堂阴。 声声捣秋月,肠断卢龙戍。纤手叠轻素,朗杵叩鸣砧。 未得寄征人,愁霜复愁露。清风流繁节,回飙洒微吟。嗟此往运速,悼彼幽滞心。二物感余怀,岂但声与音。【注】①捣衣:衣料放在...
夜听捣衣①月下听砧 [东晋]曹毗[唐]刘长卿 寒兴御纨素,佳人理衣衿。夜静掩寒城,清砧发何处。 冬夜清且永,皎月照堂阴。声声捣秋月,肠断卢龙戍③。 纤手叠轻素,朗杵叩鸣砧。未得寄征人,愁霜复愁露。 清风流繁节②,回飙洒微吟。 嗟此往运速,悼彼幽滞心。 二物感余怀,岂但声与音。 【注】①捣衣...
《夜听捣衣》中,诗人主要描写了“佳人”的行动,“佳人理衣衿”“纤手叠轻素,朗杵叩呜砧”,写佳人捣衣的举动,“悼彼幽滞心”,写感受佳人内心的孤寂愁苦;“二物感余怀,岂但声与音”一句,则从佳人捣衣的声音来联想到自己的境遇,说自己因此而有所感怀,不止是声音,更是心境、遭遇。《月下听砧》中,根据“声声...
以下各句均从这一动作引发联想:首先围绕着捣衣女子的装饰、砧石、舂杵,化用大量典故,写女子月下捣衣的美丽场景。“小鬟”用汉明帝马皇后的故事。马后美发,梳四起大髻,还有余发绕髻三匝。眉不施黛,独左眉角小缺,补之如粟。“瑱”指耳珰。“圆腰”可能是一种包裹于腹上的巾帕。这两句写女子浓发小鬟,眉黛...
2秋砧[qiū zhēn]: 秋日捣衣的声音。 【引】 北周 庾信 《夜听捣衣》诗:“秋砧调急节,乱杵变新声。”唐 王维 《送从弟蕃游淮南》诗:“江 城下枫叶, 淮 上闻秋砧。”唐 杜甫 《九日》诗之三:“野树攲还倚,秋砧醒却闻。”清 姚潜 《山寺夜宿》诗:“天风吹不歇,高阁响秋砧。” ...
月下听砧[唐]刘长卿 夜静掩寒城,清砧发何处。 声声捣秋月,肠断卢龙戍③。 未得寄征人,愁霜复愁露。 (注)①捣衣:衣料放在石砧上用棒槌捶击,使衣料绵软以便裁缝。②繁节:繁密的 节奏。③卢龙戍:即卢龙塞,边防军事驻守之地。 13.选出下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两诗描绘的场景都与...
以下各句均从这一动作引发联想:首先围绕着捣衣女子的装饰、砧石、舂杵,化用大量典故,写女子月下捣衣的美丽场景。"小鬟"用汉明帝马皇后的故事。马后美发,梳四起大髻,还有余发绕髻三匝。眉不施黛,独左但拿市眉角小缺,补之如粟。"瑱"指耳珰。"圆腰"可能是一种包裹于腹上的巾帕。这两句写女子浓发小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