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脑奖赏环路腹侧被盖区(VTA)多巴胺能神经元兴奋性降低与抑郁症的发生密切相关。腹侧纹状体可分为伏隔核(NAc)和嗅结节(OT),其中OT是一个相对保守的嗅觉初级皮层区域,整合奖赏与嗅觉神经网络的信息输入。OT脑区富集表达多巴胺1型受体(D1R)、2型受体(D2R)和3型受体(D3R)多棘神经元,其中D3R主要表达在由颗粒细...
Nat Neurosci:破译VTA-NAc奖赏神经环路新机制 动物及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具有奖赏机制,使机体对那些能带来快感的事物做出反应,奖赏系统在情感、感觉、应激、动机和奖赏等相关生理和病理行为中发挥重要作用。 中脑边缘多巴胺系统是较为熟知的奖励系统,涉及腹侧被盖区(VTA)及投射靶区伏隔核(NAc)、前额叶皮质(PFC)、杏仁...
VTA是中脑奖赏系统中多巴胺的主要来源。中脑多巴胺奖赏系统在感觉、情感、应激、动机和奖赏等相关生理和病理行为中发挥重要作用。传统观念认为疼痛是一种负性行为,也即疼痛可以抑制VTA多巴胺能神经元活性,并且减少多巴胺的释放。而疼痛的缓解则是一种“奖赏”效应,能够激活多巴胺奖赏系统,增加多巴胺的释放。 近年来,徐州医...
010203环路机制的基本概念多巴胺能神经元在环路中的位置与功能01多巴胺能神经元位于中脑的纹状体区域,是大脑中奖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02它通过释放多巴胺神经递质,对其他神经元的活动进行调节,从而影响奖赏性记忆的巩固。多巴胺能神经元在环路中与其他神经元形成突触连接,传递奖赏信号,促进记忆的巩固。03环路机制对奖赏性...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奖赏环路3个脑区多巴胺递质的增加和D2受体表达下调的同步改 变,与吗啡精神依赖的形成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关键词 吗啡;精神依赖;奖赏环路;多巴胺D2受体 CHANGESOFDOPAMDECoNTENTANDD2RECEPToREXPRESSION lNREWARDClRCUITINMoRPHINE—DEPENDENTRATS ...
目的:抗抑郁药在治疗慢性疼痛中备受青睐,临床及基础研究都证实其具有明显的镇痛效果.但是抗抑郁药是如何发挥镇痛效应,其机制至今不是很明确.本实验组研究发现,中脑VTA-NAc多巴胺奖赏环路及该环路中的BDNF参与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形成过程.本实验主要探讨中脑VTA-NAc多巴胺奖赏环路是否参与了imipramine镇痛效应及其可能的机...
经过经典的嗅觉奖赏条件化范式训练后以及记忆巩固后1 h,PAM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活动与未训练组相比没有明显改变.5.通过对PAM-DANs亚型的投射和记忆的分析,结果发现激活长时记忆PAM(LTM-PAM)DANs导致24 h记忆形成障碍,经进一步分析发现激活/阻断PAM-α1神经元后,24h记忆形成障碍,睡眠总量减少,睡眠片段化,且更易被唤醒...
小松有约对《多巴胺国度里的苦乐|惊世秘籍!揭秘成瘾大脑的奖赏核心机制》发表的评论:多巴胺环路千万不能坏掉!我们要有意识的去调节他
目的:研究延胡索及左旋延胡索乙素(L-THP)对吗啡条件性位置偏爱(CPP)模型大鼠奖赏环路各脑区多巴胺递质与D2受体的影响及比较。方法:吗啡剂量递增颈背部皮下注射CPP训练10d(起始剂量10mg·kg-1,每天递增10mg·kg-1,至注射10d时为100mg·kg-1),末次训练后48hCPP检测确认模型建立成功,即日(12d)延胡索水提液2,1,...
药物成瘾是一种以高复吸率为特征的慢性疾病,这种高复吸的原因被认为是成瘾药物诱发了大脑中奖赏相关环路的可塑性变化。然而,对于成瘾药物诱发了怎样的奖赏环路可塑性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如何进一步引发复吸,目前仍不清楚。 来自美国加州大学的Byungkook Lim团队,近期发现腹侧苍白球中多巴胺受体D3信号转导,通过激活投射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