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肾衰竭的多尿期是急性肾衰竭病程中的一个阶段。 在急性肾衰竭发生后,经过少尿期或无尿期,当24小时尿量增加至400ml以上时,即进入多尿期。这一时期尿量可逐渐增多,每日尿量可达3000 - 5000ml,甚至更多。多尿期的出现,意味着肾功能开始逐渐恢复。 多尿期的产生机制主要与肾小球滤过功能逐渐恢复,而肾小管的重吸...
病情分析:急性肾衰竭多尿期的多尿主要是由于肾小管功能逐渐恢复,但浓缩功能尚未完全恢复正常。 1.在急性肾衰竭的初期阶段,肾小管受损严重,导致尿量明显减少,即少尿或无尿期,这是急性肾衰竭的一大特征。当病情开始好转,肾小管上皮细胞逐渐再生,尿液生成增加,从而进入多尿期。 2.多尿期的出现是因为肾小管的再吸收功...
多尿期的科普视频 更多» {{videoCurrentTime}}/{{videoDuration}} 徐清伟 主任医师 泌尿外科 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晚上多尿的原因 成年女性夜间多尿叫做女性的LUTS的症状,这种情况多半是由于膀胱功能的不稳定造成的,很多人合并有小腹疼痛或者是尿路口的胀痛,不能憋尿,有的人在晚上达到五六次、七八次排尿,...
尿毒症是很多肾脏疾病的终末期,病情发展到这个阶段的时候,会出现尿量的减少,而不会出现多尿期。出现多尿期,是由于急性肾衰竭造成的尿毒症。 那么尿毒症出现多尿,提示病情要开始恢复,在这个阶段要注意监测肾功能、电解质等相关指标。维持内环境的稳定,如果肾功能得到恢复,那么就可以脱离透析。平时还要注意定期到医院随诊复...
1、注意适当补充水分:因为多尿期肾小球的滤过率功能还没有完全恢复,浓缩功能也比较差,很因此容易出现水电解器和酸碱失衡,所以要注意液体的补充,不过也不可以过量摄入,液体的补充量大约为尿量的1/2左右,平时可以多喝一些温米汤、面汤、蔬果汁、蛋汤。 2、要注意钾的摄入:如果钾代谢出现异常,一定要根据血钾的水平来...
多尿期是指24小时内排尿大于2500ml。患者出现多尿肌的情况中,考虑是肾小球肾炎的症状,通常是由于内分泌与代谢异常导致,会导致患者的排尿量增多,部分患者还可能会出现尿急、尿痛等症状。在出现症状后,患者需要及时去当地正规的医疗机构,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服用金水宝胶囊、黄芪胶囊等药物治疗。
病情分析:急性肾衰竭一般在起病后1至3周左右进入多尿期。 1.急性肾衰竭的进展通常可以分为四个阶段:起病期、少尿期、多尿期和恢复期。多尿期通常出现在少尿期之后,少尿期一般持续1至2周。 2.在多尿期,肾小管功能开始部分恢复,尿量显著增加,通常可达到每天3至5升。由于肾小管重吸收功能还未完全恢复,尿液中仍...
经过多尿期,慢性肾衰竭可以马上进入少尿期,也就是肾功能衰竭期。在这个阶段与多尿期相反,会出现尿浓缩稀释功能障碍,酸中毒,水钠潴留,低钙,高磷,高钾等平衡失调表现。另外还可能有精神不振,注意力不集中的表现。最后一个阶段就是我们常说的尿毒症期,肾实质的损害已经很严重了,可以表现为全身多脏器功能衰竭。
出现尿量增加的阶段。这是由于肾脏功能逐渐恢复,体内积聚的水分和代谢产物得以排出体外。然而,多尿期也...
急性肾功能衰竭多尿期开始的指标肾病内科内容介绍 急性肾衰竭恢复期,以往称为急性肾衰竭多尿期,此期尿量进行性增加,在不使用利尿剂的情况下,少尿或无尿患者尿量每天超过500毫升,部分患者出现多尿,也就是每天尿量超过2500毫升,甚至有一部分病人每日尿量可达3000~5000毫升或更多,这一期可持续1~3周或更长时间,随后慢慢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