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位置,《备急灸法》载,在“足两踝尖”。在内者称内踝尖(亦名吕细、踝尖),在外者称外踝尖。 【外踝尖穴位置】 1.标准定位 外踝尖穴在足外侧面,外踝的凸起处。 2.取穴方法 正坐或仰卧位,在外踝的最凸起处取穴。 快速取穴:正坐垂足,外踝之最高点处即是外踝尖穴。 3.穴位解剖 外踝尖穴下有皮肤、皮下...
外踝尖有舒筋活络的作用。主治淋病,卒淋,脚气,脚外廉转筋,十趾拘挛,牙痛,牙痈,口疮,风火牙痛,喉痹咽痛,白虎历节风痛,踝关节肿痛,小儿重舌,扁桃体炎,小腿外侧肌群痉挛等。 #1 -经外奇穴- 名·称·释·义 外踝,指足踝关节外侧之凸起处,穴在其...
外踝尖 1# 【释名】 外踝,指足踝关节外侧之凸起处,穴在其上,故名外踝尖。 【出处】 《备急千金要方》。 【位置】 在足外侧面,外踝的凸起处。 【局部解剖】 有小腿十字韧带、腓骨长短肌腱;布有腓肠神经。 【主治】 卒淋,脚气,脚外廉转筋,十趾拘挛,牙痛,牙痈,淋病,啵儿重舌,白虎历节风痛,扁桃体炎。
导读:外踝尖穴是经外奇穴,有舒经活络的功效,缓解治疗腓肠肌痉挛、脚气、牙痛等作用。外踝尖穴的位置:足外侧面,外踝的凸起处,详见本文图解外踝尖穴的准确位置图和穴位疗法。 【外踝尖穴的准确位置图】 外踝尖穴属于经外奇穴,外踝尖穴的准确位置位于足外侧...
外踝尖穴是中医奇穴,穴位的位置就在足外踝凸起的最高处。刺激按摩外踝尖穴,可以起到不错的舒筋活络的作用,是中医调理脚外廉转筋,膝关节炎等问题时的常用穴。与气端穴、承山穴、悬钟穴这几个穴位配合使用时,还可以用于调理小腿部位的各种病症。刺激外踝尖穴,可以针刺,可以按摩,也可以用艾灸法刺激调理。针刺...
穴位名外踝尖wàihuáijiān,出《备急千金要方》。足两踝之一。定位与取法定位:在足外侧面,外踝的凸起处。取法:正坐垂足,外踝之最高点处即是。穴位解剖穴下有皮肤、皮下组织和外踝骨膜。分布有腓浅神经和腓肠外侧皮神经,其血液由胫前动脉的外踝网有和腓动脉和外踝支供
外踝尖穴和内踝尖穴,不但在位置上非常的相近,其实他们两个穴位在作用上也完全一样,都是可以舒筋活络、解痉止痛,能够调理牙痛以及腓肠肌痉挛,他们两个就好像双胞胎兄弟一样,虽然名字不同,但是脾气秉性却是完全一样的,因此在平时按摩的时候,可以这两个穴位一起按摩,让双胞胎兄弟一起工作可以起到更好的作用。
外踝尖,经外穴名。出《千金要方》。在足外侧面,外踝的凸起处。主治淋病,脚气,牙痛[寻岐黄],白虎历牙风痛,小腿外侧肌群痉挛等。点刺出血。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外,指内外之别;踝,即踝关节所在;尖,象征着骨头的突出部分。外踝尖,这一经外奇穴,源自《千金要方》,揭示了其在中医领域的独特价值。它位于足的外侧,具体而言,就是外踝凸起处的最高点。解剖学上,该穴位下方依次为皮肤、皮下组织和外踝骨膜。此外,这里还分布着腓浅神经和腓肠外侧皮神经,血液则由胫前...
外踝尖 A+医学百科>> 外踝尖 外踝尖,经外穴名。出《千金要方》。在足外侧面,外踝的凸起处。主治淋病,脚气,牙痛,白虎历牙风痛,小腿外侧肌群痉挛等。点刺出血。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出自A+医学百科 “外踝尖”条目http://www.a-hospital.com/w/%E5%A4%96%E8%B8%9D%E5%B0%96转载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