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外离相即禅,内不乱即定;外禅内定,是为禅定。 【出处】《六祖坛经》唐·六祖慧能 【释义】禅定是一种修行境界,“外离相即禅”指超脱外在表象的束缚,达到心无挂碍的境界即为禅;“内不乱即定”指内心保持平静祥和,专注一...
“外离相即禅、内不乱即定”这句禅语充满哲理深意:“外离相,心无挂碍;内不乱,性自安定。禅定之境,由此可得。”智慧解析:禅语所言“外离相即禅,内不乱即定”,实乃禅宗修行之要旨。外离相,即是要我们超越外在事物的表象,不被其迷惑与束缚,从而保持内心的清净与自由。内不乱,则是要我们在面对内在...
《六祖坛经·坐禅品第五》中说:“外离相即禅,内不乱即定。外禅内定,是为禅定。”“禅定者,外在无住无染的活用是禅,心内清楚明了的安住是定,所谓外禅内定,就是禅定一如。对外,面对五欲六尘、世间生死诸相能不动心,就是禅;对内,心里面了无贪爱染著,就是定。参究禅定,犹如暗室放光。” ...
外离相即禅,内不乱即定 见一切事但不执着于一切事谓离相。外离相即禅,内心不乱即定。外禅内定,是为禅定。 外于一切善恶境界不起心念名坐,内心不受外界扰动名禅。见境不起念不乱心名坐禅。 心性本自清净、安定。只因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触,意识, 并为之思虑牵挂,因而内心迷惑散乱。 若内心不迷不...
外离相即禅 内不乱即定 【经文】 师示众云:“善知识,何名坐禅?此法门中,无障无碍,外于一切善恶境界,心念不起,名为坐;内见自性不动,名为禅。” “善知识,何名禅定?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外若着相,内心即乱;外若离相,心即不乱。本性自净自定,只为见境思境即乱。若见诸境心不乱者,是真定也...
《六祖坛经》:外离相即禅,内不乱即定。外禅内定,是为禅定。 #修心 70 3 14 1 举报发布时间:2025-01-20 00:20 全部评论 大家都在搜: 朱思益(缅甸翡翠) ... [比心][比心][比心][感谢][感谢][感谢] 1天前·广东 1 分享 回复 元原圆 ... [赞][抱拳] 18小时前·北京 1 分享 回复 北山北...
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外若着相,内心即乱;外若离相,心即不乱。禅是思维,亦即定慧,禅之与定,是一非二。—— 顾随《顾随说禅》 k收起 f查看大图 m向左旋转 n向右旋转û收藏 376 51 ñ28 评论 o p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 按热度 按时间 正在加载,请稍候......
六祖慧能大师曾说:“外离相即禅,内不乱即定”,这句话蕴含着深邃的哲理与实践的智慧,精炼地概括了禅定修行的精髓,为我们揭示了如何在纷扰的世界中寻得内心深处的宁静与清明。 外离相即禅 “外离相”,首先是对外在世界的超越,是对一切现象的不执着、不粘着。在佛教看来,世间万法皆是因缘和合而生,无有独立、恒...
《六祖坛经》:外离相即禅,内不乱即定。外禅内定,是为禅定。 禅定者,外在无住无染的活用是禅,心内清楚明了的安住是定。对外,面对五欲六尘、世间生死诸相能不动心,就是禅;对内,心里面了无贪爱染著,就是定。 作为一种方法,禅有坐禅之意,通过调身调心之法,而到达“制情猿之逸躁,系意马之奔驰”,寂静...
《六祖坛经》:外离相即禅,内不乱即定。外禅内定,是为禅定。 禅定者,外在无住无染的活用是禅,心内清楚明了的安住是定。对外,面对五欲六尘、世间生死诸相能不动心,就是禅;对内,心里面了无贪爱染著,就是定。 作为一种方法,禅有坐禅之意,通过调身调心之法,而到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