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外国或外族来的药物,一般会在其音译药名前冠以“胡”“海”“番”“洋”等字样,反映了古代中外文化交流中外来文化的渗入,从中也可以了解药物传入的时间及方域。如胡麻、海桐皮、番木鳖、番泻叶、洋参等;荜茇、荜澄茄、曼陀罗、阿魏等是音译而来! 1、中药-番泻叶的功效与...
随着商人们的到来,西方香药大量输入,如矿物有绿盐、石硫黄、密陀僧等;植物有乳香、没药、木香、砂仁、诃黎勒、琥珀、乌香(鸦片)、补骨脂、沉香、荜拨、芦荟、苏合香等;动物有象牙、牛黄、犀角、腽肭脐、狗宝等。 今天,我们就为大家介绍几种外来的药材“外交大使”—...
这些常见中药,其实都是“外来户” #中药材 - 铁锋于20240529发布在抖音,已经收获了100.2万个喜欢,来抖音,记录美好生活!
唐代和五代时期是输入外来药物的高峰期。经丝绸之路从国外输入了100多种药物,其中来自西域者占了约三分之二,包括著名的龙脑香、安息香、胡椒、阿魏、鹤虱、底野迦、降真香等药。这些药物很快融入了中药系统,至今沿用不衰。宋代海上交通发达起来,经由陆路、海路输入中国的香药更多。这段时间新进入中国本草的外来药...
中药指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认识和使用的药物[1],中医药界在发现和利用本土药物的同时,也将部分外来药物、香料、染料和食品等消化吸收入中医药体系。这部分中药常被称为外来中药[2]、外来药物或外来药。不同历史时期外来中药有着不同称谓,常见的有“香药”“胡药”“海药”“回回药”“番药”等,药物命名上常用...
叶青而密”等语非没药树的特征。《纲目》载引《大明一统志》:“没药树高大如松,皮厚一二寸,”也不正确。总之,中国引入没药和应用没药的历史很长,对其药性的了解也较早。而对没药树的认识,多出于传闻,实际不知为何物。当然还有很多外来引进的中药,由于篇幅有限没有说,欢迎大家在评论区说明。
被带火的外来中药材 - 中医田超大夫于20210326发布在抖音,已经收获了197.2万个喜欢,来抖音,记录美好生活!
关于外来中药的法律和法规,主要受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的规范.以下是对相关法律和法规的详细解读: 一,中医药事业的地位与管理 中医药事业是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并实行中西医并重的方针.这体现了国家对中医药事业的高度重视和支持. 国家鼓励中医西医相互学习,相互补充,协调...
1.古代中西方频繁交流开创了外来中药的先河 我国自古就有吸纳外来药物的传统。纵观古代中西方文化的频繁交流,各国使节互赠礼品,政府派遣使节、留学生出访各国进行文化上的学习与交流,以及宗教的传播,这几种途径中都会涉及到医药文化的交流。早在公元前1000年前后,外来药物就开始传入中国。随着对外交流频繁,不少外来...
外来中药是中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探讨国际交流影响中医药发展的重要材料。尽管一些重要时期的外来中药品种已有了梳理,但传统中医药领域使用外来中药的全貌,以及外来中药在中医临床和中医药发展中的作用还缺乏系统分析。系统梳理了从《神农本草经》至《中华本草》的外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