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台秘要》又名《外台秘要方》是由唐代王焘辑录而成的综合性医书。古籍简介 卷1~2为伤寒;卷3~6为天行、温病、疟疾、霍乱等;卷7~20为心痛、痰饮、咳嗽等内科杂病;卷21~22为五官科疾病;卷23~24为瘿瘤、痈疽等;卷25~27为痢、痔诸病;卷28~30为中恶、金疮、恶疾等;卷31~32为采药、丸散...
《外台秘要》的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留意、思考、研究的问题也不仅以上三点。但对于刚刚接触《外台》的同学们来说,熟悉它的版本、目录、体例比读懂它的医方更为重要,可以让同学们在日后进一步的学习和研究中少走很多弯路。这也是做所有汉唐医学文献研究的基础。
《外台秘要》序是王焘作序。昔者农皇之治天下也,尝百药,立九候,以正阴阳之变沴,以救性命之昏札,俾厥土宇用能康宁,广矣哉。洎周之王,亦有冢卿,格于医道,掌其政令,聚毒药以供其事焉,岁终稽考而制其食,十全为上,失四下之。我国家率由兹典,动取厥中,置医学,颁良方,亦所以极元气之和...
>> 外台秘要 《外台秘要》,方書。四十卷。唐.王燾撰於752年。本書彙集初唐及唐以前的醫學著作。「凡古方纂得五、六十家,新撰者向數千百卷」(自序),進行了編選整理。卷一-二傷寒;卷三-六天行、溫病、瘧病、霍亂等;卷七-二十心痛、痰飲、咳嗽等內科雜病;卷二十一-二十二眼、耳、鼻、齒諸病;卷二十三、...
医学方书。又名《外台秘要方》40卷。唐·王焘辑成于752年。王焘历经十个寒暑,对医学文献进行大量的整理工作,“凡古方纂得五、六十家,新撰者向数千百卷”,取《魏志》“兰台”(即宫内藏书处)为“外台”之谓(一说因出守于外),命名为《外台秘要》,使前人的理论研究与治疗方剂全面系统地结合起来。卷1~2...
较正唐王焘先生《外台秘要方》序 夫外台者,刺史之任也;秘要者,秘密、枢要之谓也。唐王焘台阁二十余年,久知弘文馆,得古今方,上自神农,下及唐世,无不采摭,集成经方四十卷,皆诸方秘密枢要也。以出守于外,故号曰《外台秘要方》,凡一千一百单四门,以巢氏《病源》、诸家...
医学方书。又名《外台秘要方》40卷。唐·王焘辑成于752年。王焘历经十个寒暑,对医学文献进行大量的整理工作,“凡古方纂得五、六十家,新撰者向数千百卷”,取《魏志》“兰台”(即宫内藏书处)为“外台”之谓(一说因出守于外),命名为《外台秘要》,使前人的理论研究与治疗方剂全面系统地结合起来。卷1~2...
外台秘要 《外台秘要》又名《外台秘要方》是由唐代王焘辑录而成的综合性医书,成书于天宝十一年(公元752年)。 该书共40卷,卷1~2为伤寒;卷3~6为天行、温病、疟疾、霍乱等;卷7~20为心痛、痰饮、咳嗽等内科杂病;卷21~22为五官科疾病;卷23~24为瘿瘤、痈疽等;卷25~27为痢、痔诸病;卷28~30为中...
《外台秘要》的作者王焘(约670—755年),陕西眉县人,出身于官宦之家。他的曾祖父王珪在唐太宗时曾任宰相。王焘幼年多病,年长喜好医术。开元年间他走上仕途,官至监察御史、吏部郎中、给事中等,并进入弘文馆担任学士,天宝初年又升任为弘文馆主管官员。弘文馆是唐朝宫中藏书之地,在唐太宗年间就“聚书...
《外台秘要方》序 较正唐王焘先生《外台秘要方》序 卷第一 诸论伤寒八家合一十六首 论伤寒日数病源并方二十一首 肘后方七首 深师方四首 短剧方四首 集验方五首 千金方六首合一十一法 千金翼方一十三首 崔氏方一十五首 张文仲方一十首 古今录验方八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