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丘通常指外丘穴,外丘穴是足少阳胆经的穴位,位于外踝尖上7寸,腓骨前缘。 外丘穴归属于足少阳胆经,是足少阳的郄穴,具有通络安神、疏肝理气的功效,临床主要缓解、治疗坐骨神经痛、头项痛、胸胁痛、腿痛、下肢麻痹、脚气、胆囊炎、肝炎等。 虽然外丘穴的好处有很多,但是正确的按摩有利于身心健康,如果方式错误也可能会...
位置 外丘穴位于小腿外侧,外踝尖上7寸,腓骨前缘。 按摩外丘穴的作用 按摩外丘穴的作用有活血通络、缓解疼痛、调节气血、舒缓神经系统、调节免疫系统等。具体分析如下: 1、活血通络:按摩外丘穴可以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有助于活血通络,缓解局部血液淤滞的情况。 2、缓解疼痛:外丘穴是一个常用的疼痛缓解穴位,按摩该穴位...
外丘穴是足少阳胆经上的郄穴,这个地方疼痛,一是要考虑胆经堵塞的问题,二是需要考虑肝胆功能房面的问题,看看是不是最近情绪啊,消化啊这些是否存在异常。 【外丘穴穴位配伍】 外丘穴配风池、后溪,有祛风活络止痛的作用,主治颈项强痛。 外丘穴配风池、天柱、肩井、外关、后溪,治颈项强痛。 外丘穴配太冲、肝俞、支沟...
【外丘穴的位置】位于人体的小腿外侧,当外踝尖上7寸,腓骨前缘,平阳交穴。【穴位解剖】在腓骨长肌和趾总伸肌之间,深层为腓骨短肌;有胫前动、静脉肌支;布有腓浅神经。【穴名解说】【外丘穴】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属足少阳胆经。足少阳之郄穴。【穴义】随胆经风气上扬的脾土尘埃在此飘扬于胆经外部...
外丘穴的位置 在人体的穴位当中,该穴位于机体的下肢小腿外侧,腓骨前部,于外踝尖上7寸。它的深部为腓骨短肌,在趾总伸肌和腓骨长肌之间,有胫前动、静脉肌支,布有腓浅神经。 外丘穴的穴位配伍 1、外丘穴如果与间使穴、百会穴、丰隆穴共同作用,能够治疗癫痫。
外丘穴归属足少阳胆经,有缓解治疗坐骨神经痛、下肢麻痹、脚气等作用,外丘穴的位置:外踝尖上7寸,腓骨前缘。 【外丘穴的位置】位于人体的小腿外侧,当外踝尖上7寸,腓骨前缘,平阳交穴。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湿热风气。 【运行规律】循胆经横传于阳交穴。
1 外丘穴属于足少阳胆经,外丘穴位于人体的小腿外侧,当外踝尖上7寸,腓骨前缘,平阳交穴。2 【按摩外丘穴位的作用与好处】 缓解治疗坐骨神经痛、头项痛、胸胁痛、腿痛、下肢麻痹、脚气、胆囊炎、肝炎等 3 【温馨提示】 按摩外丘穴的功效:舒筋活络、传递风气。 外丘穴位配伍:外丘穴配足三里穴、陵后、...
位置描述 外丘穴归属足少阳胆经,位于人体的小腿外侧,当外踝尖上7寸,腓骨前缘,平阳交穴。 03 穴位疗法 【针刺方法】 外丘穴,直刺0.5-0.8寸,局部酸胀,有时可向下放散 【艾灸方法】 外丘穴,艾条灸10外丘穴-15分钟,外丘穴,艾炷灸5-7壮。 04 主治功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