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次:在途中停留。蒲类津:渡口名,在唐庭州蒲类县,今属新疆。二庭:指匈奴的南庭、北庭。客心:旅人之情,游子之思。南属:向南延伸。朔气:北方的寒气。边秋:秋天的边塞。军壁:军营周围的防守工事。烽烟:烽火台报警之烟。戍(shù)楼:边防驻军的嘹望楼。龙庭:即龙城,汉代匈奴的政治中心。这里借指边塞突厥族的...
夕次蒲类津翻译及注释 唐代: 骆宾王 拼 译 繁 原 二庭归望断,万里客心愁。 译文:在边庭上望不见归处,客居万里心中充满忧愁。 注释:次:在途中停留。蒲类津:渡口名,在唐庭州蒲类县,今属新疆。二庭:指匈奴的南庭、北庭。客心:旅人之情,游子之思。 山路犹南属,河源自北流。 译文:山中之路依然向南断续...
翻译:在边庭上望不见归处,客居万里心中充满忧愁。山中之路依然向南断续绵延,黄河之源从北面流来。晚风中夹杂着寒气,弯月照耀着边塞的秋景。火灶通向军营的墙壁,报警的烽火飘上嘹望楼。在边疆只要奋力作战,就会像班超一样得到封侯。不要作兰山下投降的李陵,平白地让大汉帝国蒙受羞辱。原文:夕次...
《夕次蒲类津》是初唐著名文学家、诗人骆宾王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684年,正值中国历史上的武则天时期。这一年,由于政治斗争的复杂,武则天临朝称制,废黜了唐中宗李显,使得朝廷政局动荡不安。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骆宾王的个人命运也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他原本在朝为官,但由于对武则天的不满,被迫辞...
原文译文拼音版背诵 小提示:骆宾王《夕次蒲类津 / 晚泊蒲类》的翻译及注释内容 朗读 打赏 完善 爱国战争思乡万里边塞山下兰山北流山路朔气 骆宾王 骆宾王(约619—约687年)字观光,汉族,婺州义乌人(今浙江义乌)。唐初诗人,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合称“初唐四杰”。又与富嘉谟并称“富骆”。高宗永徽中为道王李....
古诗夕次蒲类津翻译赏析 《夕次蒲类津》作者为唐朝诗人骆宾王。其古诗全文如下: 二庭归望断,万里客心愁。 山路犹南属,河源自北流。 晚风连朔气,新月照边秋。 灶火通军壁,烽烟上戍楼。 龙庭但苦战,燕颔会封侯。 莫作兰山下,空令汉国羞。 【前言】 《夕次蒲类津》是“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创作的一首诗...
108《夕次蒲类津》原文及翻译赏析_作者骆宾王_1 1342022-09 4 103《去者日以疏》原文及翻译赏析_2 202022-09 5 103《去者日以疏》原文及翻译赏析_1 342022-09 6 80《淮南卧病书怀,寄蜀中赵征君蕤》原文及翻译赏析_作者李白_2 202022-09 7 80《淮南卧病书怀,寄蜀中赵征君蕤》原文及翻译赏析_作者李白_1...
出自:[唐代]骆宾王所作《夕次蒲类津(一作晚泊蒲类)》 拼音:zào huǒ tōng jūn bì , 诗句:灶火通军壁, 繁体:竈火通軍壁, 上一句:新月照边秋。 下一句:烽烟上戍楼。 翻译:灶火通军壁 《夕次蒲类津(一作晚泊蒲类)》原文 [唐代] 骆宾王 ...
夕次蒲类津 / 晚泊蒲类,作者:骆宾王,原文、翻译及赏析:二庭归望断,万里客心愁。山路犹南属,河源自北流。晚风连朔气,新月照边秋。灶火通军壁,烽烟上戍楼。龙庭但苦战,燕颔会封侯。莫作兰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