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62年九月,在数次小规模进攻失利后,清朝决定对夔东十三家大举用兵,由四川总督李国英、湖广提督董学礼率陕西、河南、湖广的三十万军队,大举进攻夔东地区!战事进行得异常惨烈,夔东十三家表现的十分英勇,数次痛击清军,但寡不敌众,双方力量过于悬殊,很快清军步步推进,将夔东十三家的地盘日益压缩,夔东十三家...
而就这个装备水平实际上也是要强于顺治末、康熙初的夔东十三家步兵的,毕竟我翻了这么久的明清史料看到的有关夔东十三家的装备记录,其盔甲基本上都是皮盔和棉甲,而就是上文所提到的被逮捕并被判处斩首的郝永忠部总兵周中启、副将李良这两个人的盔甲居然也是布的,清朝史料称周中启、李良二人“将前所带札付一...
位于四川与湖北交界地带的夔东十三家势力,暂时取得了战斗上的优势。【第五章:败退 —— 川鄂边区的抗清力量逐渐衰亡】夔东十三家在东线取得的战果提振了军队的斗志,随后,将领郝摇旗、李来亨、刘体纯、袁宗第、党守素、塔天宝及马腾云等人商议,决定把握时机,转而向位于西线的四川清军发动反击。八月二十五日前夕,农...
夔东十三家归附永历政权后,积极配合南明军打击清军,特别是在李定国在桂林、衡阳大战清军时,夔东十三家也出兵湖北,牵制大量清军主力,间接支援了李定国正面战场,造就了“两蹶名王、天下震动”的业绩。康熙元年(1662年),南明永历皇帝被吴三桂杀害于昆明,郑成功在东南沿海的抗清基地也相继被清军攻陷,整个大陆上只剩...
这支“夔东十三家”,就成了清朝初年心腹大患。后来清朝有个叫毛奇龄的文人写书,不怎么看得起他们,说他们是“仰借二贼游魂”,不过这名字就这么叫开了。接下来的差不多十年,刘体纯带着这“十三家”,就在湖北、湖南、四川、陕西边境这片大山里跟清军周旋。他们依托地利,打打退退,时不时还主动出击。比如1653...
在清朝初年,仅仅一支名叫“夔东十三家”的地方武装,就让号称铁桶般的清军苦战了近二十年。清军几度围剿,围山设陷,斥重兵调三省官军,却被关山一带的这批人死死卡脖。为什么一群来自明末农民军和地方势力的“乌合之众”,能变成官军心头抹不掉的“刺”?他们凭什么在“大清帝国”的强大机器下,屡屡翻盘?他...
顺治七年前后,夔东十三家在茅麓山一带建立根据地后,虽然名义上仍效忠南明永历政权,但实际上已经逐渐脱离了其控制。不过,为了统合诸将,永历朝廷还是相继派出了一批官员前往联络。其中,首辅文安职就曾受命前往川楚交界,联络十三家诸将。永历帝批准了他的请求,授予太子太保和吏部尚书的头衔,并委以总督军务的...
夔东十三家的活动概况 在夔东十三家在顺治七年左右形成后,根据一些文献记载,可以找到他们的一些活动轨迹:第一、继续打起拥护明朝旗帜。尽管夔东十三家脱离了南明永历政权的辖地,不再依照永历政权的指挥行事,但他们并没有完全断绝与永历政权之间的联系。为了统合夔东十三家,永历政权相继向其派出了一批官吏,...
夔东十三家,或称川东十三家、西山十三家等,是明末活跃于川、鄂、陕、豫诸省的抗清军队。他们以反清复明为宗旨, 核心是原李自成农民起义军, 坚持抗清二十年。“夔”指的就是夔州,夔州的具体范围包括今天的重庆市奉节县、云阳县、巫山县、巫溪县等地,“夔东”那自然指的就是“夔州以东”,“夔东十三家”...
南明的夔东十三家,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作为李自成大顺余部为主的抗清力量,他们在川、鄂、陕、豫诸省活跃,试图在乱世中挽狂澜于既倒。但面对清军的绿旗兵,夔东十三家的战斗力却暴露出诸多短板。 军队构成与训练差异 夔东十三家虽然名号响亮,实则是个松散的军事联盟。成员包括大顺军余部,像刘体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