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7月至今,在吉林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任教。2010-2011年于日本筑波物质材料研究机构(NIMS)进行博士后研究。近年来在Adv Mater、Adv Fun Mater等重要国际期刊发表SCI检索论文一百余篇,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四项,入选2013年度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获...
吉林大学刘晓明教授和夏虹教授、新加坡科技研究局Gang Wu教授利用梯度加热策略,共聚单体1,3,5-三-(4-甲酰基苯基)三嗪(TFPT)和1,4-苯二乙腈(PDAN)之间的Knoevenagel缩合反应合成了一种基于sp2-碳连接的三嗪的2D-COF(COF-JLU100),该二维COF具有高结晶度和大表面积,在太阳能驱动的光催化析氢中表现出高结晶度、...
吉林大学刘晓明教授、夏虹教授和新加坡科技研究局A*STAR Gang Wu分别通过Knoevenagel和Schiff碱缩合反应设计和制备了两种含有一个连接体和两个节点的三组分供体-π-受体COFs。结果显示,第一个sp2碳连接的TCDA-COF在可见光照射(420-780 nm)下,在1 wt%Pt的存在下,显示出70.8±1.9 mmol g-1h-1的优异的析氢速率,...
因此,将其制备成高度有序的纳米线结构仍然具有挑战性,这对于提升器件性能至关重要,尤其是偏振敏感型光电探测器。 吉林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夏虹课题组针对这一问题巧妙地利用纳米压印技术控制CsCu2I3的结晶过程,获得了高度对齐的CsCu2I3纳米线,基于此制备了具有高响应度的高性能紫外光电探测器。并且由于纳米线结构良好...
摘要:吉林大学集成光电子学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夏虹课题组使用紫外光固化形状记忆聚合物通过双光束干涉制备出一种智能衍射光栅。光栅结构具有纳米级精度、优异的变形和恢复能力以及可调节的光谱性能。基于形状记忆效应,光栅结构周期能够在45% -380%范围内自由调节。
吉林大学刘晓明教授、夏虹教授和新加坡科技研究局A*STAR Gang Wu分别通过Knoevenagel和Schiff碱缩合反应设计和制备了两种含有一个连接体和两个节点的三组分供体-π-受体COFs。结果显示,第一个sp2碳连接的TCDA-COF在可见光照射(420-780 nm)下,在1 wt%Pt的存在下,显示出70.8±1.9 mmol g-1h-1的优异的析氢速率,...
吉林大学刘晓明教授、夏虹教授和新加坡科技研究局A*STAR Gang Wu分别通过Knoevenagel和Schiff碱缩合反应设计和制备了两种含有一个连接体和两个节点的三组分供体-π-受体COFs。结果显示,第一个sp2碳连接的TCDA-COF在可见光照射(420-780 nm)下,在1 wt%Pt的存在下,显示出70.8±1.9 mmol g-1h-1的优异的析氢速率,...
吉林大学刘晓明教授和夏虹教授、新加坡科技研究局Gang Wu教授利用梯度加热策略,共聚单体1,3,5-三-(4-甲酰基苯基)三嗪(TFPT)和1,4-苯二乙腈(PDAN)之间的Knoevenagel缩合反应合成了一种基于sp2-碳连接的三嗪的2D-COF(COF-JLU100),该二维COF具有高结晶度和大表面积,在太阳能驱动的光催化析氢中表现出高结晶度、...
夏虹,女,教授,博导。1980年出生。近十余年来主要从事飞秒激光微纳加工研究。具体包括:利用飞秒激光双光子微加工成功地制备了光和磁遥控驱动的微弹簧、微涡轮等微机械器件;制备了微型探测器、过滤膜等微流控芯片内部元件;顺反异构及凝胶化新原理制备微纳器件。有关合成磁流体用于激光微纳加工微机械的工作作为Adv. ...
同舟云学术可以对学术人才进行搜索评估,对学者进行精准定位.系统收录了国内外主流学术期刊论文及会议论文,是国内收录国际学术论文最多的学者库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