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让孩子在教育上吃苦” 是夏森埋藏于心的信念 而“夏森”这个名字 在很多受资助孩子的心中是榜样 更是前行的动力和方向 江西省上犹县的赖厚芳大学毕业后 选择成为支教老师 “从我第一次接受夏森奶奶的资助开始 我立志要以夏森奶奶为榜样 奉献自己,不负韶华” “扶贫先扶教,治穷先治愚” 夏森把艰苦留给自己...
颁奖时,一位老人两次尝试起身向总书记致意,总书记轻拍她肩膀,俯身为老人颁授证书,全场响起热烈的掌声。她就是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获得者、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外事局研究员夏森。这位1937年就奔赴延安、投身革命,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的98岁老人,一生艰苦朴素,却累计捐出200多万元用于改善贫困乡村学校的教学条件,...
是夏森埋藏于心的信念 而“夏森”这个名字 在很多受资助孩子的心中是榜样 更是前行的动力和方向 江西省上犹县的赖厚芳大学毕业后 选择成为支教老师 “从我第一次接受夏森奶奶的资助开始 我立志要以夏森奶奶为榜样 奉献自己,不负韶华” “扶贫先扶教,治穷先治愚”夏森把艰苦留给自己 成就贫困学子的“大学梦”她...
我立志要以夏森奶奶为榜样,
15年前,夏森老人去西街小学时,也穿着这件毛衣...总书记弯腰颁奖的老人是谁?1923年9月,夏森生于四川 在民族灾难最为深重的年代 夏森度过了她的童年 夏森的叔叔曾与陈毅留法勤工俭学 回国后在四川从事中共地下工作 夏森的父亲受胞兄革命思想影响 冒着生命危险掩护并资助地下工作者 家庭的熏陶 让夏森心中很早就...
2月25日夏森老人领奖时穿的外套和15年前来陕捐资助学时穿的是同一件。商洛丹凤县第一小学(原西街小学)校长马平富细心地观察到:“15年前夏森老人到学校来捐资助学当时穿的衣服,竟然是2月25日领奖的时候她同样还是穿着这件衣服,可见她自己的生活是多么的艰苦朴素。她把自己所有的工资和积蓄,都拿出来奉献给...
她亲自审改“夏森助学金”资助办法,一再强调:“资助的学生不光要看他考入的是几类、几本大学,重点要看他的思想道德表现。资助的学生必须热爱祖国!”夏森老人的善举令人感佩,催人进取,引人向善向上,受到受助学生、家长的由衷感谢和社会的广泛赞誉。 举报/反馈...
夏森老人的故事夏森老人的故事 夏森老人是一位生活在中国西北地区的普通农民,她的一生充满着坎坷和奋斗。在2016年,夏森老人已经97岁了,她用自己的积蓄捐赠了200余万元,资助了江西省上犹县、陕西省丹凤县的贫困学生,并设立了“夏森助学金”,以帮助这些孩子完成学业。 夏森老人的家庭并不富裕,她一直过着简朴的生活。
商洛新闻网讯:对受助的孩子来说,她是为孩子们求学路保驾护航的老奶奶;对受助的家长来说,她是素未谋面却扶危救困的大善人;对受助的学校来说,她是远在北京,却心系丹凤教育的耄耋老人,她就是今年98岁高龄获得全国脱贫攻坚楷模的夏森。 受助学生家长李耀芳:铭记恩情 督促孩子做有用的人 从丹凤县城出发,向西北走...
夏森于1923年9月出生在一个革命家庭内。 在父辈们的影响下,夏森心中很早就播下了革命的火种。 此外,再加上当时旧中国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她在少年时期便立下了一生跟党走的誓言。 为了将誓言“落实”,延安成了朝思暮想的地方。 无奈父亲和叔叔总以她是女儿身为由,拒绝她向革命事业靠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