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承焘毕生致力于词学研究和教学,是现代词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他的一系列经典著作是词学史上的里程碑,是20世纪优秀的文化学术成果。胡乔木曾经多次赞誉他为“一代词宗”“词学宗师”。 夏承焘的著作有《唐宋词人年谱》《唐宋词论丛》《姜白石词编年笺校...
夏承焘(1900—1986),字瞿禅,晚年改字瞿髯,别号谢邻、梦栩生,室名月轮楼、天风阁、玉邻堂、朝阳楼。浙江温州人,毕生致力于词学研究和教学,是现代词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他的一系列经典著作无疑是词学史上的里程碑,20世纪优秀的文化学术成果。胡乔木曾经多次赞誉夏承焘先生为“一代词宗”、“词学宗师”。 人物生...
据介绍,千岛湖夏承焘墓兴建时参照了英国伦敦海德公园马克思墓的样式。高两米,宽一点三五米,长方柱型。柱子上方是夏承焘头像,为浙江美术学院(今中国美术学院)汤守仁教授雕塑。正面镌刻七个篆书大字:“词学家夏承焘墓。”两旁对联:“浩荡天风宙宇神游词笔健;沧茫烟水湖山睡稳果花香。”均吴无闻亲笔。背面有墓志...
夏承焘先生的治词业绩随著本世纪以来词学的发展而发展,并为其增添了新的内容;所谓继往开来,他对于建设中国当代词学有著举足轻重的作用。研究中国当代词学,不能不从此入手。 夏承焘与中国当代词学 文| 施议对 来源| 《词学》第十二辑 一 夏承焘先生字翟禅,晚号瞿髯,浙江永嘉(今温州市)人。1900年(清光绪二十六年)...
总之,以二度入秦为代表的夏先生早年日记,是认识夏承焘“宝藏人生”的一大关键。这个开篇带有西北壮丽的色彩,又有着词学拢不住的殷实和超乎年龄的厚重,读懂它,方能走进夏先生的缤纷世界。星光璀璨 1975年7月底,夏先生在继室吴无闻的安排下到北京看病就医,从此在京华度过了余生的最后十年。早年间,夏先生或许有憾...
夏承焘不仅是著名的词人、学者,而且擅长书法,其书法作品有独特的面目、鲜明的个性,是中国近现代学者型书家的代表人物之一。题刘景晨《梅花百咏》对髯翁书法的渊源,评论者说他从一九二九年开始习字,先从篆及行草入手,再学大字《文殊经》,也临过《千字文》《书谱》及《圣教序》,临写过黄石斋的《榕坛问业》...
夏承焘全部作品:陆游词集,宋词三百首:夏承焘选评,金元明清词选,域外词选,瞿髯论词绝句(典藏本),天风阁词选:20世纪词学一代宗师夏承焘先生词作的精选本,放翁词编年笺注(简体版),唐宋词欣赏,唐宋词人年谱(中华现代学术名著7),夏承焘日记全编(共12册)(精)/夏承
夏承焘,20世纪最为杰出的词学家之一,现代词学的开拓者。他的一系列词学研究著作,堪称中国词学史上的丰碑。夏承焘生于温州永嘉,在杭州执教多年。在浙江的经历,孕育了这位词学宗师治学之路上的多种硕果。近日,500万字的《夏承焘日记全编》(以下简称《日记全编》),在历时12年的整理后终于付梓出版。全书据日记...
1930年5月,夏承焘先生萌生了移家的念头,于是在6月14日致信给浙江大学的邵祖平教授,请求他在杭州为他谋求一个教职。6月20日,夏先生收到了邵祖平的快信,信中介绍了之江大学的教席。于是,夏承焘先生在22日乘船前往杭州,并在邵祖平的陪同下与国文系主任钟钟山、教务长黄式金进行了面谈。6月30日,夏先生收...
1992年,浙江古籍出版社又出版了夏承焘1938年至1947年日记,即《天风阁学词日记》(二)。这一叠日记的接力棒,交到了夏承焘另一个弟子手里。2.没有任何交代和准备,父亲吴战垒没有醒过来。你们进去,说最后一番话吧。医生说,他可能已经听不见。吴蓓希望父亲能听见。在他耳边,她说到了夏承焘先生日记全集的整理。...